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75316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第1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其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肢端坏死,深层组织破坏经久不愈,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截肢,或因严重感染引发脓毒血症死亡[1]。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年增加趋势,约2%~25%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2],因此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足愈合,减少截肢,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概述

    1.1糖尿病足的病因

    糖尿病足部损害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所致,足部病变可导致足部肌群无力、麻痹和萎缩,痛觉、压力和温度感觉丧失,同时由于糖脂代谢紊乱、血液粘稠高凝等多种因素,使下肢动脉容易发生血管病变、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造成溃疡或坏疽。

    1.2糖尿病足的分级

    常用的糖尿病足临床分级为经典Wagner分级方法[3],根据剖面的深度和坏疽的范围把糖尿病足分为0~5级。0级:足部皮肤没有开放性病灶,主要表现为颜色紫褐,皮肤发凉,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消失。1级:足部有开放性病灶,但未累及深层组织,有水疱血疱,有冻伤烫伤或其他皮肤浅表组织损伤形成的溃疡。2级:感染的病灶累及深层肌肉组织,但韧带肌腱未受损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