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20年第3期
编号:13427882
把喜欢的诗抄下来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知识窗》 2020年第3期
     读初三时,我间接认识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据说她也爱诗。她要过生日的时候,我打算送她一本《徐志摩诗集》。

    那时,我是没有零用钱的,钱的来源必须靠“意外”,所以要买一本十元左右的书是一件大事。于是,我盘算又盘算,决定一物两用。我打算早一个月买下来,小心地读,读完了,还可以完好如新地送给她。不料一读之后就舍不得了,而霸占礼物也说不过去,想来想去,只好动手抄,把喜欢的诗抄下来。

    這种事古人常做,复印机发明以后就渐成绝响了。但不可解的是,抄完诗集后的我和抄诗以前的我不一样了。把书送出的时候,我竟然觉得送出去的只是形体,一切精华早已为我所汲取。此后,我欲罢不能地抄起书来。例如,向老师借来的冰心的《寄小读者》,或者其他散文、诗、小说,我都小心地抄在活页纸上。

    我至今仍然深信,最好的文学资源来自于双目,也来自于腕底。古代僧人每每刺血抄经,刺血也许不必,但一字一句抄写的经验是不应该被取代的享受。仿佛玩玉的人,仅看是不够的,还要放在手上抚触,行家叫“盘玉”。中国文字也充满触觉性,必须一个个放在纸上重新描摹——如果可能,加上吟会更好,它的听觉和视觉会一时复苏,活力弥弥。

    当此之际,文字如果写的是花,则枝枝叶叶芬芳可攀;如果写的是骏马,则嘶声在耳,鞍辔光鲜,真可一跃而去。我的少年时代没有电视,没有电动玩具,但我反而可以看见希腊神话中赛克公主的绝世美貌,黄河冰川上的千古诗魂……, http://www.100md.com(张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