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202
编号:13516502
俯卧位通气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5日 《医学信息》 20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行延迟关胸的3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患儿年龄0~2岁、接受延迟关胸术后低氧血症的患儿;排除标准:循环不稳定、多普勒超声显示胸腔积液较多的患儿。患儿男13例,女21例;年龄3 d~2岁,平均年龄(6.81±1.32)个月,其中年龄<1岁的患儿23例;体重1.7~13.1 kg,平均体重(6.34±2.46)kg;术前诊断法洛四联症15例,肺动脉闭锁11例,肺动脉狭窄(重度)6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2例。

    1.2低氧血症诊断标准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2%持续20 s以上者为低氧血症,其中90%~92%为轻度,85%~89%为中度,<85%为重度。

    1.3方法 实行俯卧位通气,由5~6名护士和1名医生协同合作完成。首先,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 mg/kg及罗库溴铵5 mg/kg保证患儿绝对镇静,清理患儿呼吸道内分泌物,更换胸前电极贴及心电监护导联线位置于患儿背部。其次,患儿头侧1名护士负责断开呼吸机和气管插管的连接处,紧接着准备翻身并对气管插管、胃管、深静脉管路的位置进行摆放及固定,同时对侧医生负责抱球配合护士变换体位,随后患儿胸部左右侧2名护士及患儿臀侧1名护士负责提供足够支撑,防止患儿跌落,翻身过程中禁止托、拉、拽。可先将患儿移动到床一侧,然后将患儿转为侧卧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