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425771
腺性肾盂炎1例并文献复习(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5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5期
     关键词:腺性肾盂炎;临床表现;泌尿道炎;尿路上皮

    中图分类号:R69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5.063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5-0188-03

    腺性肾盂炎是腺性泌尿道炎的一种,临床上相当罕见,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检索少见相关报道。其本质是尿路上皮的增生和化生,属癌前病变,须高度重视[1]。我院收治1例相关病例,本文将回顾性分析相关病案资料,通过分析腺性肾盂炎的临床特征,探讨病因及诊治方法,从而为临床工作中诊疗决策的实施提供帮助。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患者,男性,7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8年,肉眼血尿3个月余,前列腺电切术后1个月”于2015年2月25日入住我科。患者于3个月余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外院行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缓解,但肉眼血尿症状加重,呈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暗红色,伴有不规则血块,活动后加重。患者高血压、马蹄肾病史,50年前因“右肾结石”行开放手术,46年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入院体格检查:T 36.5 ℃,P 70次/min,R 20次/ min, BP 130/61 mmHg。神志清,精神可,腹部平坦,右腰腹部可见一长约20 cm陈旧性手术瘢痕,上腹部正中可见一长约15 cm陈旧性手术瘢痕,无压痛。双肾未扪及,双肾区无压痛、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潜血+++。血常规:血红蛋白 110.00 g/L。肾功能:肌酐 67 μmol/L。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未查见肿瘤细胞(连续3 d)。泌尿系CT+CTU检查提示:右肾盂充盈缺损(见图1A~D)。2015年3月10日全麻下行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软镜肾盂检查。术中可见右肾多个肾盏内片状菜花样肿物,并可见小囊肿和出血点(见图2A~D)。患者老年男性、顽固性血尿,结合相关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于2015年3月19日全麻下手术切除右肾、输尿管。术后病理结果回复,提示(右肾)肾盂肾盏病变符合腺性肾盂炎,肾盂粘膜多灶性疣状增生伴灶性(陈旧性)出血。慢性肾盂肾炎伴肾实质部分萎缩(见图3)。术后迄今患者未再血尿,切口Ⅱ/甲愈合。2015年4月2日順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其他不适。半年后复查,尿常规:潜血阴性。血常规:血红蛋白 108.00 g/L。肾功能:肌酐 89 μmol/L。术后患者满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尿道的组织基本相同,其尿路上皮同属移行上皮,性质上可以发生类似病变。膀胱的Brunns上皮巢、腺性膀胱炎和囊性膀胱炎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病变,类似病变可发生在尿路的其他部位,如肾盂、输尿管和尿道[2]。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腺性泌尿道炎多见于膀胱,其次是腺性输尿管炎,腺性肾盂炎及腺性尿道炎少见相关报道,仅仅局限于肾盂的腺性炎症相当罕见[3]。本例患者为腺性肾盂炎,病变局限于右侧肾脏,本文回顾性分析病案资料,结合相关文献,针对腺性肾盂炎的病因及诊治方法进一步探讨。

    根据相关报道,腺性上尿路炎(包括腺性肾盂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与性别无关[4]。腺性泌尿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推测,但确切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5]。多数认为慢性炎症、结石或肿瘤的长期刺激是诱发腺性泌尿道炎症的主要原因[1]。Ricós TJ等[6]认为本病是尿路上皮对外源性刺激的过度反应所致。此外,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怀孕等也是诱发本病的危险因素[4]。正常泌尿道除前尿道外,粘膜上皮没有腺体存在,当受到长期的感染、结石梗阻或者其他物理性刺激后,粘膜上皮先形成上皮芽,伴有上皮芽的尿路上皮细胞向下增殖,挤压于粘膜固有层并形成上皮巢,即Brunns上皮巢或腺,成为腺性泌尿道炎。研究表示,本类疾病虽然被归入“炎症”的范畴,但其本质是移行上皮的增生和化生[5]。不同于一般泌尿道感染性炎症,其本身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①对抗生素不敏感,治疗效果不理想;②发生于特殊部位的病变,如近输尿管口的腺性肾盂炎、腺性输尿管炎、腺性尿道炎、近输尿管口或尿道内口的腺性膀胱炎,常可引起排尿不畅或尿路梗阻,如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等上尿路表现;③有癌变可能,也可与移行细胞癌并存,有学者就认为本病属于癌前病变[1,5]。本例患者老年男性,既往右肾结石手术史,合并先天性畸形——马蹄肾,存在诱发腺性泌尿道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 百拇医药
    研究表明,腺性泌尿道炎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患者往往因肉眼血尿、患侧腰痛不适等就诊[4]。早期单纯腺性上尿路炎可无任何症状,部分学者认为腺性肾盂炎除临床表现梗阻外,无特殊症状[1,5]。术前诊断往往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当发现上尿路充盈缺损影并排除了肿瘤、结核、阴性结石、产气菌感染以后需考虑该病[7]。其影像学可表现为上尿路多发小、圆、光滑的充盈缺损的圆齿状外观。但易与同样表现为上尿路充盈缺损的血管压迫、转移灶、软化斑、息肉等混淆。相关文献显示,随着肾盂输尿管内镜技术的普及,可通过输尿管镜和(或)输尿管软镜检查诊断该病,同时可取活检明确病变性质[1,4]。腺性泌尿道炎最终确诊均需依赖于病理检查结果[5]。病理表现以腺体增生和粘膜面小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4]。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可累及肾盂及输尿管,甚或膀胱同时受累。粘膜呈不规则增厚,粘膜面可有小囊肿形成,囊肿大小不等,小者仅镜下可见,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4]。由于尿路粘膜并无腺体存在,显微镜下可见粘膜上皮细胞位于粘膜表面或形成腺体向下长入固有层[5]。本例患者主诉肉眼血尿,术前通过CT、CTU等影像学检查可见右肾盂充盈缺损,排除相关疾病后行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软镜肾盂检查,可见右肾多个肾盏内片状菜花样肿物,并可见小囊肿和出血点,与相关文献报道相吻合,支持腺性肾盂炎的诊断,最终病理诊断证实为腺性肾盂炎。, 百拇医药(刘铭 张沙沙 陈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