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425898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9日 《医学信息》 2019年第4期
     3.2教学改革前后《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评价对比及分析 教改前,教师以不定期的纸质试卷形式进行测验,但难以做到每次课都开展测验,不能充分评估每次课的教学效果。加之学生自小学至今,频繁面对纸质试卷测试,部分访谈学生表示“一见到纸质试卷,就想到大型考试,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教改前教师在每次第一节课开始时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抽查学生对于上次课内容的掌握情况。然而,由于课堂提问的问题数及抽答的学生数有限,对于四五十人的班级,绝大多数同学并未涉及,进而造成部分学生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被抽答的概率很小,故不认真温故所学知识和技能。教改后,在每次新课前即对学生上次课所学内容进行测验,要求每位学生必作答。由于作答的学生范围遍及全体,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巩固、复习。由于教师对测验排名优秀者予以奖励,可以激励学生充分复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每次排名的变化,监测自我的学习情况。部分访谈学生表示“每次想到课前要测试,就会主动去复习课本,因为想得好成绩,所以复习得很认真”“对每次的测试排名我都很关注,觉得很有兴趣”。这可能是“课堂氛围”模块中条目“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教学效果”模块中条目“对急危重症护理知识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所提高,对《急危重症护理》很感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原因。
, 百拇医药
    教改前,教师于每次课下课前布置下次课的课前预习作业。但少数学生由于课堂不认真听讲,未及时记录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从而未充分预习。教改后,教师在于蓝墨云班课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学生可随时查看作业内容。而教师也能通过平台查看学生是否已阅读预习作业的内容,已阅读的学生会有经验值的加分。同时,对于实训操作,布置课前预习操作视频的作业,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演示操作达到抽查预习效果的目的。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重要的学习资料,嘱学生课后学习,同样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学生是否已阅读。这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可能是“教学效果”模块中条目“学生认真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及时学习教师下发的护理资料”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原因。

    教改前,教师虽然也布置小组讨论的环节,并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但是有少数同学不积极参与讨论,过于依赖他人,部分访谈学生表示“我讨不讨论老师又不知道”“只要小组里成绩好的同学讨论并上台汇报就行了,我可以不讨论”。教改后,教师实时查看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各小组的讨论记录,关注组员各自的观点和讨论内容,根据讨论表现予以不同的经验值加分。通过讨论,团队内部各成员间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合作,加之表达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认识以及在讨论过程发现他人观点的不足,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这可能是“教学效果”模块中条目“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有所提升”于教改前后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原因。
, 百拇医药
    3.3蓝墨云班课应用于高职《急危重癥护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依据教改后学生的教学评价指标及访谈情况,蓝墨云班课应用于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优势。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存在若干不足。①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查看学生是否已阅读课前预习作业、操作视频、复习资料等,但平台设置学生一旦点击进入相关材料,即显示已查看。故平台数据只能体现学生是否已点击,但不能反映所有点击进入的学生是否都已充分学习,也即对于学生自我学习的有效性缺少进一步监测。②教师于每次第一节课开始时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发布上次课相关的随堂测验,但由于此时铃声已响、进入正式上课环节,为避免扰乱秩序和影响课堂教学时间,随堂测验后学生并不进行手机入袋。虽然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融入临床案例教学等,但仍有极少数同学在课堂中偷偷使用手机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掌控方面有一定困难。③目前蓝墨云班课平台只能完成选择题的测试与即时批改,对于需要填写文字的题目不便于使用此种形式。因此随堂测验的题目类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4建议 蓝墨云班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对于提升课堂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度等起到重要作用,获得学生的好评。然而,对于诸如测试习题题型固定、文件点击即可获得经验值等的设置等仍需进一步完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骆航.高职信息化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44.

    [2]张丽娟.关于高职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727.

    [3]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基于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急危重症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7):3457-3459.

    [4]陈璐,胡苏珍,曹小萍,等.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4):377-379.

    [5]戴蕾.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妊娠诊断”教学内容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4):41-43.

    [6]马东来,刘慧娴,杜丽红,等.基于蓝墨云班课辅助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2):36-37.

    收稿日期:2018-9-17;修回日期:2018-9-27

    编辑/王朵梅, 百拇医药(刘悦)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