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16期
编号:13306494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理学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3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6期
     1.2神经递质分泌的紊乱 中脑、边缘系统、额叶皮层这些区域中存在着许多与情感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HT,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且这些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这些递质有其自己的作用途径,分别是5-羟色胺能途径,多巴胺能途径,去甲肾上腺素能途径[8],这些途径的分布都与中脑、边缘系统、额叶皮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多巴胺途径主要与中脑-皮层,中脑-边缘系统有关。如果分泌这些神经递质的结构遭到破坏,会引起相应的情感障碍,如损伤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可引起抑郁症[9]。许多抗精神病药,如5-羟色胺受体及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利培酮;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改善记忆的药物如胆碱能药多奈哌齐等都是通过调节递质的分泌来发挥其作用效果的。

    1.3炎症反应与氧自由基的损伤 神经血管单位对于脑血流量的自动调节有着重要作用,该单位是由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角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间隙细胞及神经元组成的相互关联的系统[10]。神经血管单位中的细胞相互依存,其中一种细胞发生破坏会对其它细胞产生不利的影响,许多因素可引起神经血管单位的破坏,最重要、最常见的损害是大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如脑梗死,脑梗死后会引发大脑的炎症反应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