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764592
评判性思维在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4期
     摘要: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前沿。通过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所引起的心身疾病进行周密的思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让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来双重把关,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可能,有效地进行急诊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门急诊;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门急诊是医院救治患者的前沿阵地,首要关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患者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医疗风险与日俱增,医患纠纷频繁发生,使门急诊护理人员工作难度和强度也相应增加。而传统的护理思维模式存在着机械执行医嘱,不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因此,将评判性思维模式运用到现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成熟的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士不仅能起到层层把关的作用,有效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还能及时为急诊患者进行有预见性的救护,为急危重者赢取宝贵的黄金时间[1],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1 评判性思维

    1.1评判性思维定义 评判性思维又称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的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

    1.2护理专业与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护理领域,并作为护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2]。延伸到护理学中即是在解决问题时如何反思和推理的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