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648018
产后出血因素探讨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2日 《医学信息》 201510
高危因素,防治对策
     摘要:目的 探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 783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并探析防治对策。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94 %(23/783),且全部产妇均经对症治疗后抢救成功;高危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胎次、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分娩方式及妊娠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关。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加强孕期保健、加强宣教工作,重视高危因素的评估及控制,积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这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防治对策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病情严重易引起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或严重感染,是导致产妇死亡重要原因之一[1]。积极的预防、正确的处理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可降低孕产妇死亡。为此,笔者对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783例住院分娩产妇,全部产妇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783例产妇的年龄从21~41岁,平均(26.8±3.5)岁;孕周33~42w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