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颞下颌关节疾病 > 磨牙症(夜间磨牙)
编号:13648376
非共同就位道多根磨牙分裂式塑料桩核制作技术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159
     摘要: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成熟和临床应用的普及,使大部分病变龋坏,折裂的牙齿得以保留。为了使根管治疗的牙齿长久的保留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临床上对已做根管治疗的牙齿,必须进行桩核冠的修复。本文主要讨论非共同就位道多根磨牙分裂式塑料桩核的制作技术。

    关键词:塑料桩核;制作技术;分裂式;多根磨牙

    近几年笔者对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的磨牙,选择非共同就位道且根分叉较大的双根和多根磨牙或磨牙的残根、残冠。在患者口内直接法进行分裂式塑料桩核制作,分体铸造,粘结,烤瓷全冠或桥的修复。经过1~2年的随访,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9月,笔者对367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磨牙,进行分裂塑料桩核的制作、铸装、粘结、修复。其中第一磨牙234颗,第二磨牙126,第三磨牙7颗,包括残冠,残根25颗。男162例,女196例,年龄18~75岁,平均35.5岁。所有磨牙包括磨牙的残冠,残根均摄牙片提示牙周健康,根尖无异常,牙根周围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5。

    1.2方法

    1.2.1桩核的根管的预备 根据根管治疗记录长度,参考牙片,依据磨牙根方向用2#-3#G钻分别预备各个根管,深度为各根长的2/3-3/4,直径为根经的1/3[1],对弯曲的根管要求预备至转弯处。根尖去至少要保留4mm根尖封闭区[2]。预备过程中一定要防止根管壁侧穿;髓腔预备去除病变组织,消除无机釉和过大组织倒凹。367颗磨牙其中25颗磨牙残冠,残根预备3根管制作3个桩核,其余342颗全部2-3根管制作2个桩核。

    1.2.2桩核的制作 用塑料丁加自凝塑料在患者口内直接制作分裂式多个塑料桩核。材料用金钢砂车针塑料包装盒自制多个塑料丁,根据根管的弯曲度将将塑料丁冠部调磨成不同大小的弯曲弧度,弯曲弧度尽量靠近髓腔壁,塑料丁根管部调磨,根据根管的粗细将塑料丁的根管部调磨尖头细圆锥形,使之成能松松插入根管内,一定要达到深度的要求。设计就位道,原则上根管弯曲小、倾斜度小、倒凹小的桩核先能脱位,反之后脱位。将已调磨的塑料丁插入根管内,再次检查塑料丁在根管内的松紧度,各个塑料丁的冠部不能有相互交错和接触,要求各个塑料丁间有1~3mm的间隙,便于分割桩核的核部。将粘丝自凝塑料压入髓腔及根管内,插入已调试好的各个塑料丁,用树脂修整器修去桩核周围多余的塑料,按已设计好各个桩核的就位方向,用树脂修正器完全分割塑料桩核的核部,至面团期再按已分割的就位方向先取倾斜度小,倒凹小的塑料桩核,再取出倒凹大、根管倾斜大、弯曲大的塑料桩核。要求桩核完整、光滑无气泡,与根管壁密合,修去影响就位的部分,再按去除的相反顺序即先取出的桩核后就位,后取出先就位。分别将各个桩核就位,检查各个桩核是否完全顺利就位,与髓腔壁及根管是否密合,待完全硬固后,再按全冠修复要求调磨、备牙,消除倒凹,预留足够烤瓷牙修复的间隙。

    1.2.3按设计的就位反方向分别去除各个塑料桩核,进行包埋、铸造、试戴、粘结,最后进行全冠修复。

    2 结果

    这2年,笔者应用本方法先口内直接法用塑料丁加自凝塑料制作分裂式桩核再铸造成金属桩核修复358例患者,367颗磨牙,临床上桩核均能顺利就位,固位良好,其后期进行全冠或桥的修复,经过这2年多的随访及观察,目前没有发现桩核的脱位、脱落及牙体折裂、折断、龋坏。

    3 体会

    采用此口内直接法在口内直接用自凝塑料加自制塑料丁完成多根磨牙分裂塑料桩核的制作,解决了多根磨牙尤其是磨牙的残冠,残根因根分叉大,就位方向不一致,如用单根管桩核修复固位力差且易根折;如用多根管桩核冠修复因共同位道而磨出过多的牙体组织,导致牙壁过薄,根管侧穿及应力集中导致根管壁折裂。用分裂式塑料桩核的制作、铸造、修复解决了多根磨牙桩核就位困难问题,而且利用多根多个桩核相互制锁作用,增强了桩核及牙体的固位,防止桩核及固位体脱位脱落[3];利用塑料板制作的塑料丁可以根据根管的形态的需要调磨成各种形状,可以根据根管的弯曲方向来随意设计桩核的就位方向,防止因就位道问题过多的磨出健康的牙体组织,故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增强磨牙的支持、固位,使磨牙能长久的保留,更好的发挥其咀嚼功能。自凝塑料丁有一定的强度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变形及折裂。用于制作分裂式塑料桩核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作简单,缩短了患者的诊疗时间,故在临床上为基层口腔医师和患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袁雪炎,周秦.环绕分体式铸造核桩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2):298-299.

    [2]马轩乡.口腔修复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96. [3]越野,王宝成,张艺权,等.非共同就位道多根磨牙桩核制作技术[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3(3):395.

    编辑/哈涛, http://www.100md.com(吴兴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颞下颌关节疾病 > 磨牙症(夜间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