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3
编号:13677463
浅谈中医理论在门诊健康教育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1日 《医学信息》 20142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门诊健康教育方式,结合中医学调摄精神,合理适度的运动,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切断病邪途径等治未病的理论,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会起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理论;门诊;健康教育

    所谓健康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群的健康意识及健康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中的慢性病不断增加;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中医学理论中“治未病”要求,应加强人们防病养病意识。“治未病”起源于《黄帝内经》,是采用预防或治疗的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涵盖了未病生防,即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1]。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把中医学强调“治未病”的理论引入健康教育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门诊患者特点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患者停留时间短;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等无从知晓;有的患者病种复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