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2
编号:13678071
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4日 唐迎元 钟礼立 彭丹霞 黄寒
第1页

    参见附件。

     文献报道:支原体肺炎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8]。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脑栓 塞[9],肺栓塞。肺炎支原体通过直接的或免疫的作用,破坏血管壁结构,减少抗凝血因子的生成,促进凝血系统的激活,同时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处于缺氧状态,使血液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或促进血栓形成。在RMPP患儿的诊治过程中,监测 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了解患儿凝血和纤溶状态,根据病情对该类患儿适当应用肝素抗凝、抗纤溶和保护血管内皮的药物,以减轻和减缓病情的发展,有利于病情转归。

    尽管 MPP大多病情轻微,预后良好,部分甚至可以有自限性,但也有导致重症肺炎或肺外并发症的可能,并可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尽早认识并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对阻断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预后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显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水平较肺炎支原体患儿明显增高;重症支原体肺炎D-二聚体急性期较恢复期增高明显。提示D-二聚体水平与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通过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水平,间接提示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于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尽早积极抗凝、免疫支持、肺泡灌洗等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