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6
编号:13699296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2日 周丽坤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产后出血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求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4例产后出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51%,2h内发生率为82.89%;分析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孕期保健不健全、妊娠并发症、引产流产史、瘢痕子宫等。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危险。

    关键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指[1],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作为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因此,预防及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及干预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4例产后出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我县各院住院分娩7192例,其中阴道分娩6191例,剖宫产1001例,产后出血324例,发生率为4.51%,年龄为15~45岁,其中15~20岁72例,21~30岁154例,31~40岁88例,41~45岁10例。31例有妊娠并发症,27例是瘢痕子宫。

    1.2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按照乐杰主编的第六版妇产科学定义。

    1.3出血量测量方法 采用容积法和目测法测量出血量:①阴道分娩:称重法计算出血量,即胎儿娩出后用弯盘于产妇臀下接血,2h后的血量用臀垫称重计算;②剖宫产分娩:子宫壁切开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负压瓶内的血量与手术台上手术巾类吸出血之和。

    2 结果

    2.1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213例,占65.74%;胎盘因素65例,占20.06%;软产道损伤42例,占12.96%;凝血功能障碍4例,占1.24%。

    2.2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6191例,剖宫产1001例。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具体见表1。

    2.3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关系 高危因素包括:羊水过多、全身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贫血等)、异常产孕史、胎儿问题(死胎、双胎、巨大胎儿等)、妇科疾病(子宫肌瘤等)、胎盘问题(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