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6
编号:13699265
大肠杆菌检验法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2日 徐伟伟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大肠杆菌能产生B-葡萄糖醛酸昔酶,能把4-甲基散形酮-葡萄糖醛酸昔酶(MUG)分解为4-甲基散形酮,该分解产物在366 nm紫外光激发下,产生灰蓝色荧光,即为大肠杆菌阳性反应;如果没有产生灰蓝色荧光,则为阴性反应。基于此,采用MUG试剂为底物制成培养基,以快速检查大肠杆菌,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并与部颁方法进行比较。

    1检验方法

    1.1菌株大肠杆菌标准株(44102)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其余7株大肠杆菌由长春市药品检验所提供。

    1.2供试品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丸、益坤丸、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胃丸、金匾肾气丸、银翘解毒丸、人参归脾丸、舒肝丸共9种,均由本院药房提供[1]。

    1.3培养基肉汤、肉汤琼脂、胆盐乳糖(BL)增菌液、伊红美蓝(EMB)琼脂等,均按《药品卫生检验方法》制备。MUG培养基:pH 7.6~7.8,MUG 0.075 g,氯化钙0.05 g,硫酸胺5 g,磷酸二氢钾0.9 g,硫酸锰0.005 g,硫酸氢二钠6.2 g,硫酸锌0.005 g,亚硫酸钠0.04 g,硫酸镁0.1 g,蒸馏水1000 mL,氯化钠10 g,琼脂(斜面培养基用)15 g。制法:除MUG外,各成分溶解于1000 mL水中,校正pH,加人MUG溶解后,每管分装5 mL,115℃灭菌15 min。

    1.4菌液配制取经36℃培养18~24 h大肠杆菌肉汤培养物,稀释成10-7(含菌50~100个/mL)备用[2]。

    1.5供试液制备按部颁方法制成1∶10供试液备用。

    1.6部颁方法分别加供试液各10 mL于2瓶胆盐乳糖(BL)增菌液中,其中一瓶菌液(10-7)而混匀,同置36℃培养24 h,按部颁方法检查大肠杆菌,见表1。

    1.7取上述2种培养物摇匀分别取0.2 mL,接种在MUG斜面培养基和MUG液体培养基中,同置36℃培养,观察培养3、5、10、解h后的荧光反应,见表1。

    2讨论

    采用MUG液体培养基,较固体斜面培养基的实验反应灵敏,对认为染菌的检品,一般5~24 h能在紫外光(366 nm)下观察到很强的灰蓝色荧光,即为阳性反应,本次式样认为污染大肠杆菌的8只检品,MUC法均呈阳性,经部颁法确认无误。除大肠杆菌外,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株也能产生葡萄糖醛酸昔酶,能水解MUG试剂,出现阳性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周道银.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进展[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

    编辑/肖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