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2050494
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治疗措施的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日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051-0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无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者,其临床共识:“不主张积极治疗”,随着对这类人群的深入研究、追究观察,发现这部分人群病情呈隐匿性发展,慢性肝损害、肝硬化,甚则肝癌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健康携带者并不健康,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由于既往对ASC的治疗研究尚不深入,认识尚不统一,治疗措施如何都值得探析。

    1 对ASC的认识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就诊时医生的答复不一样,一种是可治疗,一种是治疗无效或反正治不好,用药还可能加重肝脏损害,所以不需用药。然而正是这些人由于忽视了治疗,肝脏呈慢性损害,潜隐的危害性最大。有一位宁某患者,38岁时在医院检查HBSAg+、HBeAb+、HBcAb+,肝功能正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师告诉他不需治疗,他后来又到几家大医院就诊,所得的答复都是不要治疗,因此没有治疗,到了42岁时,自感腹胀乏力再到医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对此悔怨不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