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78245
结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上海医药》 2011年第4期
     在2010年召开的第46届ASCO年会及第12届世界胃肠道癌症大会(WCGIC)上,研究者公布了中国注册临床研究ARTIST的最新数据[12],用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BEV用于中国人群mCR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以241例中国mCRC患者为对象,将其按2∶1比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BEV联合改良IFL方案(mIFL)或单纯mIFL方案一线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结果显示与单纯mIFL方案相比,BEV联合mIFL方案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35%和17%,P=0.013)、延长PFS(P=0.001),而且也能显著延长OS(P=0.014)。安全性数据显示,联合BEV治疗组的化疗相关毒性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及血液学毒性等的发生率略有提高,可能部分与联合治疗组治疗时间较长、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较高有关。与BEV治疗相关的特异性不良反应如出血、蛋白尿、高血压、动脉血栓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在联合治疗组的发生率较单纯化疗组有所升高,但多为1~2级,临床易管理。

    ECOG E3200试验是证实BEV可用于二线治疗mCRC的III期临床试验。之前接受过氟尿嘧啶及伊立替康治疗的进展期mCRC患者被随机分为FOLFOX4组、FLOFOX4/BEV(10 mg/kg)组和BEV(10 mg/kg)单药组[13]。FOLFOX4/BEV组的中位OS为12.9个月,而FOLFOX4单药组为10.8个月(HR=0.7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