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药》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708168
抗肿瘤新药盐酸苯达司汀临床地位与市场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上海医药》 2008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409-02

    2008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由Cephalon公司开发的一个DNA烷化剂类抗肿瘤新药盐酸苯达司汀(bendamus-tine hydrochloride/Treanda,以下简称为苯达司汀),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本文就该新药的开发历程、研究数据、临床地位和未来市场等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1 领域背景

    CLL作为一种在北美和欧洲地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以长寿命的异常淋巴细胞生产过度为病理特征。CLL主要影响老年人群,但其患者间的病程发展却差异很大,存活期自数月至数十年不等。

    目前大多数CLL病例是经血检验得以诊断的。不过,进行血检验的原因一般都与疾病的体征和症状无关,且诊出病例中有约1/3不需治疗。所以,CLL标准管理策略中传统上常包含一个“等待观察”期,在此期间仅观察患者的疾病是否在进展。当然,随着对CLL潜在预后因素的认识改善。该策略已有修改趋势。

    对接受治疗的CLL人群,治疗通常只具姑息性质而无治愈功效,其中基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等DNA烷化剂的化疗方案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了。20世纪80年代,临床发现嘌呤类似物氟达拉滨(fludarabine)能较基于烷化剂方案获得更好的完全缓解率。自那时起,医药界便投入了相当努力以发展含氟达拉滨的合并疗法,其中还包含较新的生物制剂如Biogen-Idee和Genentech两公司的B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uxan)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