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运动休闲》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12592
达喀尔大赛风雨30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运动休闲》 2007年第12期
达喀尔大赛风雨30年

     非洲的茫茫荒漠历来被视为人类的禁区,然而一群勇敢的人们以探索和征服沙漠为追求。每年一月,当世界各地的人们还沉浸在欢乐的新年气氛中时,这群勇士就踏上征程,投身于一年一度的达喀尔拉力赛。2008赛季正好是达喀尔大赛创立以来的第30届,这项赛程超过一万公里并穿越撒哈拉沙漠死亡地带的赛事,已经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洲际汽车、摩托车拉力比赛。

    “重返迷途”成就经典大赛

    1977年,从科特迪瓦的城市阿比让至法国尼斯的拉力赛进行到利比亚境内时,来自法国的摩托车手泽利·萨宾(Thierry Sabine)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失踪。正当人们以为萨宾此番在劫难逃时,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那段传奇经历让萨宾对沙漠拉力赛车的热情有增无减,他决心带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重返自己曾经迷失的道路,领略沿途的壮美风光。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一项全新的洲际汽车、摩托车拉力赛事在1979年踏上了征程。车队从巴黎出发,通过渡轮横渡地中海,穿越撒哈拉沙漠,最终到达位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终点。法国车手吉内斯蒂尔和领航员特比奥特驾驶的陆虎览胜获得了汽车组的冠军,摩托车组中获胜的是驾驶雅马哈赛车的塞利尔·内夫。萨宾的出色组织工作使比赛取得了空前成功,并确立为每年定期举办的赛事。

    从“巴黎—达喀尔”到“达喀尔”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赛的名称都是“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事实上从1979年至1991年,巴黎和达喀尔都是这项赛事的起讫点。不过,之后大赛的线路更为多变,每年都会有规模不等的调整,除了巴黎以外,法国的马赛、克莱蒙费朗和阿拉斯,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和巴塞罗那等城市都曾作为大赛的起点。还有一些年份的线路非常特殊:1992年一路往南直达南非的开普敦;1994年从巴黎前往达喀尔后再返回巴黎:1997年从达喀尔出发,前往尼日尔的阿加德斯,再返回达喀尔;2000年则是达喀尔至开罗。

    “达喀尔拉力赛”取代了“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大赛”这个早已名不副实的名称。从2006年一直到2009年,达喀尔大赛的起点都定在葡萄牙的里斯本。

    艰苦卓绝 危机四伏

    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温差,无论对于人还是赛车,都是终极的挑战,一届大赛往往只有不到一半的赛车能够跑完全程。

    沙漠是达喀尔大赛最主要的舞台,有时看似平静的路面却暗藏杀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深陷其中,甚至是人仰马翻。无垠的大漠缺乏参照物,领航员的判断至关重要,一旦误入歧途那么你将“享受”一段更长、更艰苦的达喀尔征程。对于引擎来说,高温和扬沙造就了天然的考验场,任何赛车高手遇到机械故障只能是前功尽弃。当然,公路、砂石、湿地等各种地形是大赛的另一面,赛车的设计必须兼顾这些路面,同样车手也需要全面的技术。

    既然是冒险的运动,死亡的威胁是每个达喀尔大赛参与者必须正视的。自1979年以来,已经有50多人在达喀尔大赛中失去生命。他们中不仅有车手,还有技师、官员、记者等。除了车祸,恶劣环境、野生动物、突发疾病,甚至是非法武装人员留下的地雷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威胁。生命的消逝令人扼腕叹息,但这一切阻止不了勇敢的人们继续投身于达喀尔大赛。

    规则:回归拉力赛本源

    与WRC等拉力赛事一样,达喀尔大赛的全程也分为行驶路段和特殊路段(SS),其中特殊路段就是计时的比赛路段,车手在特殊路段中使用的时间将被计入总成绩,从而决定赛事的名次。与WRC“小品”式的特殊路段不同的是,达喀尔大赛单个特殊路段的长度从数公里至上千公里不等,一些被称作马拉松赛段的超长路段需要赛车日夜兼程,这对车手和赛车的考验可想而知。赛车在行驶路段耗费的时间不计入总成绩,车手和领航员有机会适度放松一下心情,领略沿途的风光和人文。但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点前抵达指定的营地,否则会被罚时,甚至被判出局。

    全球定位系统GPS让车手能比较容易地按照赛会指定的线路行驶,但它的出现让达喀尔大赛失去了一些原有的特性。因此,现行的规则限制GPS使用,使达喀尔大赛回归于原始的拉力赛事,领航员手中的“路书”重新成为指明路线的主要工具。在一些路段,GPS只有在遇险自救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同样,在车辆规则的制定上,也向资金有限的小车队和个人倾斜,避免他们与实力雄厚的制造商车队差距越来越大。

    勇闯沙漠的大小铁马

    达喀尔大赛的一个特色,就是同时有汽车、摩托车和卡车三个类型的赛车参加比赛,每个大类下又按赛车不同的规格分为若干小组。

    汽车组比赛同时允许改装的量产车型(T1)和专门为比赛设计制造的原型车(T2)参赛。车种又按汽油和柴油、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进行细分。T2组赛车是完全按照达喀尔大赛特点而制造的赛车,大型制造商车队一般选择参加这一组别的比赛。出于宣传的目的,通常制造商车队会以本品牌一款量产车型的名称来命名赛车,有时外形也与该车型非常相似,但实际上赛车与量产车几乎没有关联。由于原型车造价高昂,小车队和个人一般采用成本相对低廉的量产车,但仍然需要经过全面的改装以适应恶劣的路况。

    T2组赛车一般使用坚固的一体化框架结构,配以炭纤维复合材料车身。先进的四轮驱动和差速装置使赛车在即使在沙丘上也能有均衡的动力分配。悬挂是赛车设计的关键,它必须经受连续颠簸乃至跳跃的冲击。

    摩托车组比赛分为量产车、原型车、四轮摩托车和轻便型摩托车四个组别、分别以G1至G4表示。摩托车手在达喀尔大赛中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他们必须承受日晒雨淋的考验,独自完成驾驶和定位的任务。摩托车手从赛车上摔落也是达喀尔大赛中最危险的事故。

    卡车组比赛首次加入是在第二届达喀尔大赛,使用经过改装的两轴至四轴大型卡车作为赛车,代号为T4。巨大的卡车看似无坚不摧的移动堡垒,不过在操控时必须时刻注意平衡,尤其是在翻越沙丘的路段。否则卡车很容易翻车,而一旦翻车谁也无力把它扶正了。

    风云三十载英雄辈出

    达唁尔大赛的艰苦环境历练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车手。法国车手历来在达喀尔大赛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胡尔伯特·奥利奥尔是第一位在汽车和摩托车组都获得过冠军的车手。斯蒂芬·彼得汉塞尔是迄今为止摩托车组获胜次数最多的车手,他驾驶雅马哈赛车总共六次赢得达唁尔大赛冠军,而自他改为参加汽车组比赛以来,也已经获得了三次冠军,目前仍然是最有竞争力的车手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车手克莱茵施密特在2001年代表三菱车队征战达喀尔并取得胜利,成为大赛历史上第一位中获得冠军的女性车手。她的达喀尔生涯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当时她驾驶宝马赛车参加摩托车组的比赛。

    展望达喀尔2008

    计划于2008年1月5日开始的第30届达唁尔大赛将途经葡萄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家,一半以上的比赛将在西撒哈拉沙漠中进行。此次大赛的特殊路段长度将接近6000公里,远长于上届大赛的4300公里。相应地,行驶路段会有所减少。这意味着车手们将要面对更长时间的激烈竞争,赛事中的变数将增加。共有510辆各类赛车报名参加第30届达喀尔大赛。

    已经累计夺得12次冠军的三菱车队无疑仍然是汽车组冠军最有力的争夺者。多年来以豪华阵容出赛的大众车队拥有比对手更快、能获得更多路段第一的柴油赛车,但至今仍未取得梦寐以求的冠军,前WRC冠军卡洛斯·塞恩斯更是已经连续两年在领先数个比赛日的情况下遭遇机械故障而名落孙山。显然大众车队若想打破三菱近年来对赛事的统治,就必须在赛车的稳定性上再下功夫,但大幅增加的特殊路段长度对于稳定性差的车队来说更为不利了。

    中国车手在2008达喀尔大赛上的人数达到8人,并且在摩托车组比赛中将首次出现中国车手的身影。日产帕拉丁车队在蛰伏一年后重返达喀尔大赛,这支曾经连续三年全部完赛,并两次取得大赛第十九名优异成绩的车队,将是中国车队中最有希望冲击更高名次的生力军。, 百拇医药(陈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