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081136
防止病从“心”生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5年第12期
     人们对于“病从口入”的问题,已经比较普遍地重视,而对于“病从心生”这一情况,却往往有所忽视。

    据最近资料表明,人类的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脱发、斑秃、某些不孕症、部分牙痛等疾病,其发病原因、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都与心理状态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善于主宰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驾驭自己的心灵航船,使身心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中。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文化水平,加强品德修养。遇事要从科学道理中找到正确答案,对个人得失做到思想通、情绪平。尤其中老年人,更要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2)培养业余爱好,使消极心态得以疏导。当一个人把注意力全部倾注到自己所爱好的活动中去的时候,一切忧愁烦恼自然会抛到九霄云外。心理上的平衡,自然会很容易地获得。

    (3)搞好家庭关系,多交几个知心朋友。这样做,不仅可以经常得到关怀和温暖,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快乐,而且在遇到忧愁烦恼的时候,不佳的情绪有了宣泄的地方,不致郁闷成疾。

    (4)凡事掌握适度,防止极端。遇哀伤之事不可过度悲痛,惊恐面前,要善于保持清醒,而喜乐之情也要适可而止。总之,要防止感情的过分激动,努力保持情绪的平和与心理的平衡。

    现代生活节奏日趋紧张,当我们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只要做到上述几点,自然能排除私心杂念,化压力为动力,有益身心健康,防止“病从心生”。, 百拇医药(孙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