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10年第3期
编号:11888679
飞行人员失眠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了解飞行人员失眠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及走访等形式对飞行人员的睡眠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1 000例飞行人员中,失眠者851例,占85.1%。结论 飞行人员的失眠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飞行人员;失眠;影响因素

    飞行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生活环境封闭、精神高度紧张、训练强度大。在这种高强度条件下,既要保证家庭生活的和谐,又要保证飞行安全,保持良好而充足的睡眠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进一步了解飞行人员在平时训练及军事应急中失眠的影响因素,对来我院疗养的健康飞行人员和部队场站飞行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及走访等方式,获取了1 000份问卷答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6年5月~2009年5月来我院健康疗养的海陆空飞行人员(包括飞行员、空中机械师、领航员、通讯员、空投员)800例及场站飞行人员200例,均为男性;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34岁;飞行时间180~3 000 h,平均1 590 h。

    1.2检测方法参阅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治疗睡眠障碍网络调查问卷及阿森斯睡眠量表,编制了一份军人睡眠状况调查表。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取了1 000份问卷答案。

    2结果

    2.1一般情况1 000例飞行人员中,失眠者851例,占被调查人数的85.1%,其中轻度失眠者632例,中度失眠者153例,重度失眠者66例。

    2.2失眠的主要原因①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性格与体质、性别与发病年龄、器质性因素等。如抑郁症、神经系统疾病、平时感冒发烧、腰腿痛、军人在训练中受到损伤等情况。②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因素、自然灾害、训练与应急因素。军人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思想压力,对高强度训练的担心,人际关系的处理情况,以及对战争的恐惧等。③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等。如噪音、辐射、卧具不适、空气污浊、睡眠节律改变,人体自身的正常睡眠节律被打破,导致时间差的变化等。

    3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失眠、 抑郁症等一系列精神疾病如同“隐形杀手”正威胁着人们,它严重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

    失眠是心脑功能紊乱的症状之一,长期失眠的蓄积效应易造成脑功能及睡眠节律紊乱、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失眠症的发生率非常高,美国成人30%~35%患有失眠症,法国为30%。各类病例中,按照CCMD-2诊断标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38%,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约占92%。本次调查显示,1 000例中失眠人数约占85.1%,其中轻度失眠约占74.3%,中度失眠约占18.0%,重度失眠约占7.8%。由此可见失眠在飞行人员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中度及重度失眠者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及时矫正。因此结合军事医学,解决飞行部队实际问题,使其保持良好作战状态对提高我军战斗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沈娟英.慢性失眠对飞行人员脑电生理活动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3,12(4):266-267.

    (收稿日期:2009-06-03), http://www.100md.com(郑红霞 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