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保健与生活》 > 2003年第7期
编号:11083327
中医治疗足跟疼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1日 《保健与生活》 2003年第7期
     足跟疼多见于40—60岁身体较胖的人。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得了这病,既不能久立,也不能多走路,甚至足跟不能着地,给生活上带来不少困难。

    引起足跟疼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肝肾不足所致,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足跟疼,伴头晕耳呜,腰酸腿软,两眼发花等症,舌苔薄,脉细,治宜滋补肝肾。可用:熟地、鸡血藤、骨碎补、肉苁蓉、鹿含草、仙灵脾各15克,牛膝、当归各10克,水煎服;或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2丸,日服3次。

    另一种足跟疼是因气虚血亏引起,表现为白天活动疼痛轻,入夜疼痛加重,伴有神疲肢倦,面无血色,稍活动则出汗很多,舌边有齿印,脉细,治宜益气养血。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各15克,川芎、当归、白芍各10克,肉桂6克,水煎服;或服人参养荣丸及养血荣筋丸,每次各1丸,日服2次。

    若经医院检查为骨刺所致,可选用下列方法治疗:①将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盆内,再将墙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物遮盖,待药液冷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反复使用),每日1-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②乌梅去核,加醋少许捣烂,再加点盐,涂在骨刺处,用绷带或布包扎,每天涂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一定效果。, http://www.100md.com(柳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