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78748
斑马鱼模型在心血管疾病中药筛选和机制研究中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第9期
     雷公藤红素随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胚胎心脏形态线性化、心膜出血、循环血流变慢或停止、血细胞在心区堆积等中毒症状越明显,心率明显降低。表明雷公藤红素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具有毒性作用,临床应用前心脏毒性评价应引起足够重视[41]。黄惠琳等[42]用发育正常的受精后48 h的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模型,发现氯化两面针碱组在受精后60、72 h时均出现胚胎心脏中毒现象。低浓度剂量组的胚胎主要表现为心脏发育畸形,更高浓度作用下,胚胎主要表现为心脏跳动停止、心脏区域出血,心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心率下降不明显,认为氯化两面针碱对斑马鱼胚胎有心脏毒性。方芳等[43]用乌头碱处理斑马鱼胚胎后,10、30、60 mg/L浓度组可观察到胚胎心脏区域心包囊水肿、心膜出血、血细胞在心区堆积,随着时间的延长,24 h胚胎心脏中毒症状更加明显,心跳微弱甚至停止,血液循环受阻甚至停止。

    马兜铃属类植物如关木通、汉防己主要用于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治疗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