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7年第11期
编号:13100938
吕海江运用升阳法治疗眼科病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11期
     目居头面,其位在上,若行使其正常“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的功能,首先需要气血的支持,但其病位特点决定了气血难达的特殊病因,为此,吕老在深刻理解升阳法的基础上,将其广泛用于眼科病的论治,提出了益气升阳治本、祛湿升阳通络治法,同时根据《素问·五藏生成篇》“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及眼科病多血瘀络阻的特点,提出活血升阳和升阳通络治法,四法相辅相成,构成吕老治疗眼科病的独特之处。

    2 典型病例

    2.1 益气升阳法

    案例1:患者,女,41岁,2015年7月13日首诊。2个月前因劳累而出现左眼眼睑下垂,双眼易流泪,纳食一般,眠差,夜间易醒,大便正常,小便黄,月经有血块、经期腹痛,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虚大而空。视力检查示:右1.2,左1.0。西医诊断:上睑下垂(左),双眼复视。中医诊断:上胞下垂(左)。辨证分析:其脉大而空,乃气虚有热所致,因气虚而脉空,因热而有虚大之象;舌质红是有虚热的印证,苔薄黄而腻是湿热之轻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说明经脉是气血上走于面的通道,以及通过经脉上走于目的“其精阳气”对眼部功能的正常行使具有重要作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