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37172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张庆华 易炳学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何首乌;炮制;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3.047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3-0132-05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效[1]。目前临床多采用制何首乌入药。笔者现从何首乌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其综述如下。

    1 炮制历史沿革

    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20多种炮制方法[2],其炮制历史沿革见表1。现今常用的仅有净制、切制和加辅料黑豆蒸制,其他炮制方法多未沿用。

    2 炮制工艺研究

    2.1 传统工艺

    2.1.1 切制 赵氏等[3]以吸水率为指标,采用旋转响应表面试验设计对何首乌饮片润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饮片润制过程中吸水率达51%时达到润涨要求,适宜的室温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时间12 h,适宜的加热润制工艺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温度71 ℃,润制时间131 min。

    2.1.2 炮制方法 范氏等[4]对炖制和蒸制2种方法炮制的何首乌进行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炖制法炮制的何首乌中游离大黄素及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均高于蒸制法,经TLC检测,采用蒸制法炮制的何首乌中各种成分基本随水蒸气流失。李氏等[5]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中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