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37396
何首乌炮制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张庆华 易炳学
第1页

    参见附件。

     2.2.3 发酵方法 Yu J等[20]通过比较何首乌生品、传统炮制品与发酵炮制品的抗氧化活性及致泻不良反应的差异,发现各种炮制方法均可显著降低何首乌的致泻作用,其中用发酵品可显著降低何首乌致稀便的次数及时间,发酵品的抗氧化活性强于传统方法炮制的何首乌,利用米根霉发酵得到的何首乌可在降低致泻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何首乌的抗氧化活性,表明该发酵法可成为何首乌炮制方法中新的研究方向。杜氏等[21-22]采用HPLC考察了何首乌微生物发酵前后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何首乌经米根霉发酵后产生了新的蒽醌类成分大黄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而二苯乙烯苷类成分无变化;药理研究发现,大黄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家兔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弱于大黄素。这表明在何首乌发酵炮制过程中,米根霉可催化大黄素转化为大黄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从而降低何首乌的泻下作用,该结果也初步验证了微生物发酵炮制何首乌的科学性。与此同时,采用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对不同菌株发酵的何首乌样品及其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筛选发现米根霉、菌株YMS-006具有专一性降解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二苯乙烯苷的能力,获得了具有发酵炮制作用的菌株。石氏等[23]采用经微生物发酵后的何首乌药材分别通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硅胶柱正相分离方法得到化学成分,结果在发酵何首乌中通过光谱分析法鉴定得到6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与生何首乌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刘氏等[24]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测定了不同何首乌的特征图谱,结果发酵何首乌与同一来源的何首乌、制何首乌之间相关性较好,化学成分总体相似,未发现新成分。秦氏[25]将发酵何首乌和药典所收载的炮制品种以及何首乌的地上与地下部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发酵何首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LC鉴别方法;对水分、灰分、总鞣质作了检查,建立了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