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0523
从三焦论治干燥综合征(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中国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3期
从三焦论治干燥综合征,温病条辨,三焦辨证,滋阴
     关键词:温病条辨;三焦辨证;滋阴;干燥综合征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3.037

    中图分类号:R259.9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87-02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继承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三焦辨证理论,并强调滋阴应贯穿温病治疗始终。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口干、眼干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燥证”、“痹证”范畴。多年来,笔者临证以滋阴润燥为主,且以三焦辨证分治干燥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病在上焦,治以甘寒滋阴

    温病在上焦,用清热散邪之法使温邪不能进一步伤及津液即是养阴之道。病变部位多涉及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经。肺为娇脏,外感六淫之邪首先犯肺,温热之邪也不例外,若失治误治,则易逆传心包,出现危急症状。温邪初入上焦,阴津尚未损伤,宜辛凉解表,禁用辛温发汗,防其耗伤阴津。吴鞠通强调“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所谓忌汗,非指禁用一切解表之法,是忌辛温发汗,以及过汗、妄汗,防止伤阴。而针对风热之邪采用辛凉解表,着重于解肌、宣肺、保津。在温病初期,清热即是保津液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