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83149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王金榜 任伟亮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气滞血瘀证;血液流变学;椎动脉型颈椎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2.034

    中图分类号:R274.9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2-0076-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以发作性眩晕、头痛、复视伴有眼球震颤,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者45例,并对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依据《2007年全国颈椎病诊治指南》[1]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拟定:①以中老年人多见,常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等。②多数为缓慢发病,若有颈部劳损史或颈部创伤史,也可急性发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较长。③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多与突然改变颈部位置有关,可出现头、颈、肩背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压痛点,旋颈试验阳性,颈部运动试验阳性,舌质黯,脉弦。④可伴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视力障碍、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汗出异常、胸痛心慌、血压不稳等。⑤影像学显示:颈椎曲度改变,节段性不稳定和/或钩椎关节增生,椎体边缘或关节突关节周围骨赘形成,横突间距变小等。⑥TCD检测显示: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2 中医辨证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关于颈椎病辨证分型标准,辨证属气滞血瘀证型。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25~75岁;符合本病西医诊断、中医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能坚持完成检查、治疗,依从性较好且资料齐全的患者;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25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该病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