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1085975
浅说中医药美容之外治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4年第11期
     一位外国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是吗?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视觉在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中产生了美的意识。

    远古洪荒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在大地上亡命。或寻觅食物,或躲避猛兽,在穿越花丛时,花上露水浸湿了面颊,久而久之,他们觉得“百花上露水,令人好颜色。”(《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露水条)。百花上露水——这就是人们在生存实践中首次发现的外用美容药。其实,百花上露水是花瓣的液浸剂,润湿了人们的面孔后,起到了美容化妆的作用而被认为是“令人好颜色”的。

    在百花之中,留给人们印象最好的是那红艳艳的桃花。在古代中国,桃花是美神的化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树茂密而含苞欲放的花朵,这红露般灿烂的精灵,不禁使人联想到幸福的爱情——“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这位姑娘出嫁了,欢欢喜喜来到了婆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诗经·桃夭》中的两句诗。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人面桃花”已成为人们审美的标准。
, http://www.100md.com
    发现美,爱美,到追求美,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和审美意识;在美化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着意美化自己;美容的学问即应运而生。

    在漫长的生存斗争和生活实践中,华夏民族发明和发展了自己独有的医药——中医药。而中医药美容,是中医药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纵览中医药理论著作,我们对中医药美容应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中医药美容,可分为外治和内治2种方法。

    所谓外治,即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途径达到美容的目的。主要用药剂型有以下几种:

    粉剂——将药物捣碾成粉末,施于面部皮肤。例如,“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六卷珍珠条)。“诸腋臭,伏龙肝末,频敷之”(《本草纲目》土部第七卷伏龙肝条)。治酒糟鼻,“用舶上硫黄、鸡心槟榔等分,片脑少许为末。绢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本草纲目》石部第十一卷石硫黄条)。
, http://www.100md.com
    涂抹剂——将调制好的药糊或药膏直接涂抹面部,有的类似今天的面膜。例如,“老人面药,令面光泽。用母猪蹄一具,煮浆如胶,夜以涂面,晓则洗去。”(《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豕条)。“黑肝斑点,密陀僧二两,细研,人乳调,夜涂旦洗”(《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密陀僧条),“面上雀斑,三柰子、鹰屎、密陀僧、蓖麻子等分,研匀,以乳汁调之,夜涂旦洗去”(《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三柰条)。

    染剂——即将药物直接搓染毛发,用于乌发,亮发。例如“染发令黑,荞麦、针砂各二钱,醋和,先以浆水洗净涂之。荷叶包至一夜洗去。再以无食子、诃子皮各二两为末,每用两钱,大麦面两钱,醋和浆水调涂之,荷叶包至天明,洗去即黑。”(《本草纲目》谷部二十二卷荞麦条)。瓦松染发方:“干瓦松一斤,生麻油两斤,同煎令焦,为末。另以生麻油浸涂。甚妙。”(《本草纲目》草部第二十一卷昨叶何草条)。

    洗浴剂——中国古代的洗浴剂,多制成专供洗浴用的澡豆。它是以豆粉为主,配合各种药物制成的药粉。例如,“粉滓面黯,令人好颜色。用白僵蚕、黑牵牛、细辛等分为末,如澡豆,日用之(《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蚕条)。也有直接用药物煮汤洗浴。例如,“身面瘢痕,马齿苋汤日洗二次。”(《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马齿苋条)。

    含漱剂——主要用于香口除臭,护齿固牙。例如,治一切牙痛:“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八卷木耳条)。除口臭,“香薷一把,煎汁含之”(《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香薷条)。

    液浸剂——将所用中药用水、醋、酒等液体浸泡后用。例如,“腋臭阴湿,凡腋下、阴下湿臭和作疮,青木香以好醋浸,夹于腋下,阴下。为末敷之。”(《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青木香条)。“面黑令白,鸡子三枚,酒浸密封4~7日,每夜以白敷面,如雪白也。”(《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八卷鸡条)。

    中医药美容外治的剂型,还有膏贴剂、药丸剂、熏洗剂等等。, http://www.100md.com(宋光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