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中医药》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1086380
如何看待糖尿病的命名和分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2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3年第12期
     多年来,不仅普通群众或患者,即使医护人员也对糖尿病的命名和分型感到混乱。在1979年前,一般将糖尿病分为幼儿型和成年型,将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称为幼儿型,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糖尿病称为成年型。1979年后,美国国家糖尿病研究院建议将幼儿型糖尿病改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为I型糖尿病,将成年型糖尿病改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Ⅱ型糖尿病,得到了全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及应用。近十几年来,经过逐渐演变,干脆称为I型或Ⅱ型糖尿病。最近几年又倡导将拉丁文的I、Ⅱ改用阿拉伯文的1、2,因此目前通用1型糖尿病禾口2型糖尿病之名称。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属原发型糖尿病,最为多见,也就是通常指的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和中老年糖尿病。另外,还有少数特殊类型糖尿病,即继发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如下

    1型糖尿病,为胰岛p细胞破坏或功能缺陷,常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对胰岛素形成依赖,需要胰岛素治疗方可使血糖下降并得以稳定控制。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成人期少见。另一个特点是在感染或应激状况时易形成严重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总体来说,1型糖尿病发病率低,占全部原发性糖尿病的10%~15%。

    2型糖尿病 为对胰岛素产生拮抗或耐受使得胰岛素分泌与机体代谢需求不一致,造成了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因而通过饮食调控、增加运动和口服降糖药即可使血糖长期得以控制在理想水平。许多患者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仅1/3患者到晚期最终需胰岛素配合治疗。2型糖尿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近来呈上升趋势,占全部糖尿病人的85%-90%以上,是防治重点,常需终身维持治疗。

    至于继发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低,并随原发疾病治疗或妊娠结束后病情好转或消失。一般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配合饮食调控即可有效控制血糖。, http://www.100md.com(韩啄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