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 > 2009年第19期
编号:11892298
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5日 富艳霞
第1页

    参见附件(911KB,1页)。

     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然而当眼的屈光介质(如角膜、晶体、玻璃体等)变得混浊或存在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时,即使视网膜功能良好的眼视力仍会下降。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患病总人数世界第一,且仍处在逐年增加和加重状态。现将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如下,以求尽快地寻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抢救学生的远视力。

    1 青少年学生视力现状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节节上升,发病人数居全球首位,达到历史空前水平。目前我国共有4亿多近视眼患者,以13亿人口计,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近视眼,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第一,且渐趋低龄化,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城市60.7%、农村30.7%),高中以上学生更是高达70%。近视正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影响我国高素质人才职业的筛选,缩小特殊职业人员的选取范围,更是对实现我国21世纪健康目标的严重挑战。

    2 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

    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及其他疾病因素外,主要与中小学生的个人习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2.1遗传因素:从眼病的调查结果分析,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比没有近视家族史的要高些,说明近视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近视的发生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学者们都认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1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