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67947
地方高校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9期
     3.2 地方高校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年级差异 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显著,这与杨雄等的研究[ 8]一致,与黄希庭等的研究[1]不一致,出现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取样的时间 、年龄和地区不同。

    年级在社会取向特殊道德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且大四学生的最高,大三学生的最低,大 二学生的高于大一学生的。出现此结果,可能原因是:大一到大四是个体社会化程度由低到 高、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完善的时期[9]。大四是大学生面临就业、即将成为社会人 的过渡期,因此,他们对自己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感随之提高;而大一新生面对陌生 的学校环境,处于依赖和服从学校,是被学校塑造、教化的对象,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主动的 社会主体[10],所以在此分量表上得分最低;到了大二此得分提高,与学生适应大 学生活,了解自身 有关系;大三学生此得分有所降低,可能与大学在此阶段学业压力突然增加而导致学生无暇 顾及其他方面有关。

    年级在个人取向特殊家庭自我价值感上差异也呈极显著效应,且大三学生的最高,大四学生 的最低,大二学生的高于大一的学生。出现此结果,可能原因是:大四时,大学生面临就业 压力,随之受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多,并开始切身意识到要建立家庭需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支 持不是目前自己能承受得起的;大三时的最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