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科学·新健康》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34288
没有症状的低血糖更可怕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第11期
     年近70的李阿姨患糖尿病已经6年了,前几天在小区里散步时突然晕倒在地上。家人将其送到医院抢救,经指尖采血,查出血糖值仅2.3,经过葡萄糖静脉滴注才恢复了意识。医生问诊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李阿姨最近一段时间便秘,连续吃了几天通便药后开始腹泻,可她没放在心上,没有减少降糖药剂量和运动量,结果出现了严重低血糖而昏迷。令李阿姨不解的是:晕倒前怎么一点低血糖的症状也没有呢?

    无症状低血糖多见老年患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韩萍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面色苍白、虚弱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这可以促使患者及时自救或就诊,被认为是低血糖的警示信号。然而,有些低血糖却没有明显症状,被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对于低血糖的反应,老年人不如其他年龄段患者敏感,即当血糖下降到普通成人已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冷汗、头晕等症状时,可能仍无感觉,一直到血糖降到影响大脑功能时,老年患者才直接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比如昏迷等。这种情况很危险,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这都是很危险的。

    引发低血糖的常见诱因

    只有了解引起低血糖的诱因,才能做到有备无患。韩主任指出,以下几个诱因最为常见:1.一些早期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在没有用药的情况下,餐后胰岛素水平比正常人要高,易出现午餐前或晚餐前低血糖反应。2. 偏多服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药,比如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也会引起低血糖反应。3. 没有合理掌握好降糖药与饮食、运动之间的关系。降糖药和饮食、运动的关系好比是一座天平。一端是降糖药,另一端是饮食与运动,这两者需要保持平衡。在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进食过少或运动过多,降血糖的作用就会过强,容易发生低血糖。4.一些老年患者对高血糖严防死守,控糖过度而出现低血糖。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可适当放宽,80岁以下的老人,餐前空腹血糖不高于7.0mmoI/L,餐后2小时血糖不高于10.0mmoI/L即可;80岁以上或已经有并发症出现的老人,餐前空腹血糖不高于8.0mmoI/L,餐后2小时血糖不高于13.0mmoI/L即可。

    随身配备一个低血糖急救卡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生胃肠炎、感冒、发烧等看似小病的时候,千万不能大意。要及时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饮食和运动量。每天监测一次全天血糖,连测三天,以防低血糖发生。另外,对于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药物在体内的积蓄作用,遵医嘱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韩主任最后特别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随身配备一个低血糖急救卡,上面写明:我有糖尿病。若您发现我神志不清或行为异常,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若我尚未昏迷且能吞咽,请尽快给我1杯糖水或其他含糖饮料。10分钟内若不能恢复,请尽快送我到就近的医院,并按卡片上的联系方式通知我的家人。若我已经昏迷无法吞咽,切勿给我进食,请立刻送我到医院抢救,并通知我的家人。, 百拇医药(张昕 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