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00770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颈动脉IMT\IL-6\hsCRP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邱涛 李作孝 黄继伟
第1页

    参见附件(2323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IL-6以及hsCRP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和拜阿司匹林100mg/晚;强化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和拜阿司匹林100mg/晚;对照组:除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外,其他治疗同强化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颈动脉IMT、IL-6、hsCRP。结果 治疗后,强化治疗组IMT减小,对照组IMT增加,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下降幅度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控制及逆转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IMT增厚,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炎症指标IL-6和hsCRP,说明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ITM的作用与抗炎作用有关、而且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钙; 颈动脉IMT; IL-6; hsCRP

    [中图分类号] R7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66-01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研究[2]表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炎症细胞因子如IL-6参与并起着重要作用;而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相关[3]。阿托伐他汀钙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强效降胆固醇药物,能够很好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4]。本实验目的是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IMT、IL-6以及hsCRP的影响,了解阿托伐他汀钙有无逆转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以及对血清IL-6以及hsCRP有无降低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我院48h内脑梗塞住院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均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内中膜增厚(IMT)>1.1 mm。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排除①大面积脑梗死;②在服用其他他汀类药物;③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明显心衰竭及肝肾疾病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和肿瘤。④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副作用不能耐受者⑤不能坚持药物治疗的患者⑥年龄大于80岁。其中男性51名、女性39名,年龄为49-79岁,平均年龄64.46±8.813岁。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发病48h内脑梗死患者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再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3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d和拜阿司匹林每晚100mg口服;强化治疗组:3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40mg/d和拜阿司匹林每晚100mg口服;对照组:30例,除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外,其他治疗同阿托伐他汀钙组。

    其中常规治疗组,1例因发现肺癌,1例出血转化而终止治疗,强化治疗组有3例因费用问题停止治疗,对照组有1例到外地而剔除。

    注:阿托伐他汀钙由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由德国拜耳医药公司提供。

    1.3 指标检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以下指标的观察。

    1.3.1 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美国 GE300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10 MHz,取最厚处记录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检查颈动脉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等;

    1.3.2 免疫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hs-CRP、IL-6。hs-CRP 试剂盒(目录号: F4678★)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IL-6试剂盒(货号EK0410,上海前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多国语言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治疗前三组IMT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强化治疗组IMT有减小、对照组IMT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三组IL-6及hsCR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下降幅度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表1三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对比(x±s)

    *表示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的基础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超声是一种灵敏度高,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动脉粥样硬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动脉壁脂质沉积性疾病[6-7]。有研究表明脑梗塞时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9],说明IL-6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在脑缺血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Hs—CRP为一种可靠的炎症性标志物,可造成血管内膜受损,促进血小板聚集,近年许多研究表明Hs—CR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进展与破裂,是心脑血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Pasceri 等经研究发现hsCRP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有直接的致炎症效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10]。

    阿托伐他汀钙是最新一代3一羟甲基3一甲基戊二酰辅酶A(3一hydroxy一3一methylglutaryl ci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一级或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能明显减少卒中发病风险[11]。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他汀类药物能调节弹性纤维形成、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而促进脑血流[12],还可阻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改善内皮细胞的血管舒缩功能、增强内皮细胞溶解纤维蛋白的能力、增强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以及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等作用[13]。他汀类调脂药,除其调脂这一主导作用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2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