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15948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4例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2414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银杏达莫针,并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0.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相应指标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1.9%,与治疗组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抗血栓聚集、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于UAP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杏达莫;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9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232-0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进而破裂,引发血小板粘附、聚集,继发血栓形成等引起。UAP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极易恶化成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临床多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缺血等治疗UAP。本院今年来采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7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4例患者均为2006年3月~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诊断标准符合第5版《内科学》教材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48~73岁,平均61.2岁。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分级、心电图治疗、血液流变学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吸氧。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银杏达莫针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10 d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期间详细的记录心绞痛的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及次数,以及治疗前后12导静息心电图。治疗前后进行常规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心绞痛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基本消失(80%以上),休息时心电图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减少 50%以上,心电图ST 段改善≥50%,T 波低平变为直立。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1.4.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段恢复>0.1 mV或ST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倒置或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无效:静息心电图无改变。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了0.05 mV以上,主要导联倒置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或平坦T波转为倒置。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1.0 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心绞痛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70.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电图相应指标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1.9%,与治疗组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注:*P<0.05

    3 讨论

    UAP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导致局部局部血小板黏附聚集,诱发腔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或内膜损伤诱发血管痉挛。因此目前对于UAP的治疗主张采用以抗凝和抗栓治疗为主。以往的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是通过增加心肌氧供或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发挥作用的,故对于伴有血栓机制参与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效果较差。现代研究表明肝素抗凝制剂及抗血小板药物后,抑制了血液有形成分的聚集,间接加速其溶解过程,从而有可能预防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因此肝素可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同时低分子肝素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半衰期延长,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少,临床使用很少有出血现象[1-2]。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相关药理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增进红细胞及白细胞的可塑性,改变血流变学的作用,而使红细胞顺利通过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较高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同时可抑制缺血时自由基的产生,对抗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防止血栓形成,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及能量代谢。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前列环素作用,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防止作用。两者联合,明显提高了对UAP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治疗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4.6%,对心电图相应指标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