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43336
济川煎加减治疗阳虚便秘患者当归、肉苁蓉、怀牛膝用量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鲍达 毛以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君、臣药肉苁蓉、当归、怀牛膝治疗阳虚型便秘患者疗效。方法 将90例辩证为阳虚型便秘的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三组,每组30例,第一组为大剂量组,当归、肉苁蓉均用30g、怀牛膝用20g;第二组为中剂量组,当归、肉苁蓉均用20g,怀牛膝用15g;第三组3为小剂量组,当归、肉苁蓉、怀牛膝均为10g。结果 大、中剂量组疗效优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疗效相当。

    【关键词】济川煎 阳虚便秘 肉苁蓉 怀牛膝 当归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01-02

    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常遇到很多心脑血管病患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便秘,而便秘也是心绞痛、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的诱发因素。这样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保持大便通畅也是有显著意义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年龄一般偏大,多为虚性体质,多数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属阳虚便秘的比较多。临床常用济川煎作为温阳润畅通便的首选方剂[1]。此次研究济川煎中使用不同剂量肉苁蓉、当归、怀牛膝时的临床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90例,均为2010年7月~2011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均有不同程度便秘且辩证为阳虚型,服其他通便药物无效或效果不理想。排除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等危急重症,按就诊先后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例,大剂量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6年,平均5个月,排秘时间最短3天1次,最长6天1次。中剂量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0±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平均4个月,排秘时间最短3天1次,最长6天1次。小剂量组男21例,女9例,平均71±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2年,平均4个月,排秘时间最短3天1次,最长5天1次。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阳虚型便秘的诊断,症见:大便秘结,面色萎黄无华,或时作眩晕,心悸,甚则少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采用等级资料多样本比较的秩和分析。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均给予常规治疗,且停用其他通便药物。

    2.2 中药治疗 两组均以济川煎[2]加减,结合其他疾病大剂量组[6]予以肉苁蓉30g,当归30g,怀牛膝20g;中剂量组为肉苁蓉20g,当归20g,怀牛膝15g;小剂量组为肉苁蓉10g,当归10g,怀牛膝10g。其他药物:枳壳10g,升麻3g,泽泻6g,熟地20g,炙甘草10g;若合并有气虚,则加黄芪30g,白参10g;腹胀纳差者加川芎6g,神曲10g,麦芽10g,血瘀加丹参20g。汤药均由湖南省中医附二院药房煎药机统一煎制。

    3 疗效判定

    3.1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相关标准。治愈:每2天内排便1次,便质正常,排便通畅,停药1月内无复发。显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内不复发。有效:3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4 结果

    4.1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三组总体比较,x2=8.068,P=0.018<0.0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P=0.000<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 P=0.036<0.05;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P=0.749>0.05

    统计分析表明,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中剂量组疗效均优于小剂量组,而大、中剂量组之间疗效相当。

    4.2 不良反应 三组均未出现明显的如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大剂量组2例病人诉服药后觉得轻微烦躁,均为更年期女性患者。

    4.3 复发率比较 治疗后随诊3个月,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复发率大剂量组28%,中剂量组29%,小剂量组组31%,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景岳全书》曰:“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伤寒杂证等病,但属阳明实热可攻之类,皆宜以热结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闭,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之,则无有不达。”大黄、番泻叶等常用泻下药物,但心血管内科病人常为虚体,不耐攻伐,服用大黄、番泻叶类损伤阳气,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使用不当还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心衰,是为苦寒伤正。现代研究亦表明[5],大黄、番泻叶中含有鞣酸成分,久服反而导致便秘。

    济川煎方中肉苁蓉甘咸而性温,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牛膝益肝肾,壮腰膝,性善下行,共为臣药,三药相合共凑温阳润畅通便之功,原方用枳壳下气宽肠以助通便,泽泻渗利小便而泻肾浊,升麻升清阳而泻浊阴,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三药共为佐药,此处应注意,一是《景岳全书》所说”;“虚甚者,枳壳不必用”;二是升麻升清阳为小量,如张锡纯的升陷汤,李东垣的补胃汤等均为小剂量,大量使用反无此功效。诸药相合,“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不但可以通便,还能改善患者阳虚体质,且很少发生腹泻不止等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肉苁蓉有促排便作用,可明显提高结肠的推进速度,增强肠蠕动,改善肠肌运动。当归可调节机体内分泌,有神经调节功能和收缩平滑肌功能,其挥发油可增肠管血流量,促进平滑肌收缩。枳实具有明显增强胃肠排空和结肠推进作用。

    经临床疗效证明,肉苁蓉、当归、怀牛膝大剂量比小剂量疗效更佳,有临床研究报道[7]肉苁蓉甚至用到40g,疗效亦佳。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没有明显差别。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61.

    [2]邓中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