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5253
留置气囊尿管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00KB,2页)。

     【摘要】目的总结由于插管失误或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2年间268例留置气囊尿管的病人导尿技术操作和留置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结果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留置导尿常见问题护理对策

    中国图分类号:R47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69-02

    留置囊性尿管是临床工作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技术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由于插管失误或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对我院2年间268例留置气囊尿管的病人导尿技术操作和留置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及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方法

    气囊尿管在临床广泛使用,其有方便留置、刺激性小、易固定等优点。但在操作和留置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插管困难、尿道损伤、拔管困难等。本组回顾268例留置囊性尿管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对策。

    1.1插管时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1.1.1插入困难

    1.1.1.1原因

    ①心理因素:担心疾病的预后,可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②解剖因素:男性尿道全长16-22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导尿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强烈收缩,增加了导尿插管的难度。③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畸形或尿道外伤使尿道狭窄、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1]。

    1.1.1.2对策

    ①加强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做好遮挡隔离工作。②对前列腺肥大及外伤后尿道狭窄致插管困难者采用2%的利多卡因2~3ml加液体石蜡3~5ml在尿管插至阻力部时从尿管注入,暂停3~5min后,重新插管,提高了插管成功率。③因狭窄造成插管困难者,通过上述方法处理无效可以用一次性尿管或用金属导管扩张后插管。

    1.1.2尿道损伤

    1.1.2.1. 原因:①操作因素。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损伤尿道。②选择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根据气囊导尿管的特点,未注水时气囊位于导尿管前端3~5cm处,紧包导尿管外侧,按常规要求[2],插导尿管时见尿液再插入2cm,导尿管头部刚越过膀胱颈进入膀胱,而气囊尚在尿道中,对于男性患者此时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如此时向气囊内注水,膨胀的水囊就会将尿道膜部撑破,导致尿道损伤出血[3]。

    1.1.2.2对策

    ①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如遇阻力应稍停片刻,特别是患儿,对疼痛特别敏感,易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加,此时应嘱患者深吸气,尽量放松,待其注意力分散后重新缓慢插管。②操作过程中见尿液流出后再进入4~5cm以上[4],使气囊完全进入膀胱后才能向囊内注液体,一旦出现尿道损伤,即暂停导尿,寻找原因或请医生会诊。

    1.2留置过程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1.2.1尿管脱出

    1.2.1.1原因:①气囊注水不足;②气囊破裂;③外塞松动,而出现慢性漏尿;④气囊本身漏尿;⑤气囊内注入了空气;⑥病人烦躁不安,自己将尿管强行拔出。

    1.2.1.2对策

    ①插管前检查气囊是否完整。②气囊内主张注水,而不注气,因空气易弥散。③发现外塞松动时,先回抽气囊的水,测知气囊内液体够不够,再按规定剂量注入。④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固定尿管,不要牵拉过紧,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1.2.3 血尿

    1.2.3.1 原因尿管插入深度不够,便注水固定;尿管插入长度虽然足够但因气囊尿管前端反折,未见尿液流出便注水固定;尿管太粗,操作粗暴,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水肿,损伤黏膜致出血;囊内液体尚未抽出即自行拔除尿管;留置导尿时间过长,管周有尿酸盐沉积,影响外周光滑度;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黏膜损伤引起出血。

    1.2.3.2护理对策临床操作中,护士应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质及特点、使用注意事项等;熟练操作,避免反复插管;选择型号合适的尿管,充盈气囊时注意压力变化及病人的主诉,在气囊充盈过程中要注意用力均匀;对留置导尿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说明气囊导尿管的特性,避免擅自拔除尿管;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膀胱冲洗。

    1.2.4漏尿

    1.2.4.1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 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所致漏尿;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

    原因①有显著膀胱痉挛的病人或膀胱受刺激后痉挛的病人,易出现尿管周围漏尿;②气囊漂浮于尿道内口之上,气囊与尿道 内口贴合不严密;③由于尿管头端落在膀胱底或膀胱体处,而非膀胱三角区,三角区内尿液沿尿管流出,将尿管变为引流管。

    1.2.4.2护理对策

    ① 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原则下可减少注入气囊内的液体或选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5];②不要往气囊注气,向气囊内注入与尿液比重相近的液体,气囊注水后将尿管轻轻外拉致尿液不外溢为止[6];③更换尿管,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1.2.5尿路感染

    1.2.5.1原因

    ①尿管留置时间过长,长期留置尿管大于一周的几乎100%发生菌尿②引流系统不够密闭,使集尿系统和潴尿袋的病原菌侵入尿路。③膀胱冲洗时速度过快或无菌操作不严,均可造成尿路感染。④会阴部护理不到位,造成病原菌逆行感染。

    1.2.5.2对策

    ①对患者尽量避免插管,对非插管不可的患者若病情允许,应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②应选择硅胶导尿管,橡胶导尿管对粘膜的刺激较大,乳胶尿管易造成尿粪石、磷酸钙沉积以致引流不畅,使残尿增加,而致尿路感染。③维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尽量减少膀胱冲洗,如血尿及脓尿应行膀胱冲洗,但必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集尿袋最好3d更换1次,每次更换引流袋时应消毒接头处[7]。④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利于引流的作用,如无特殊禁忌,每天饮水量为2000~2500ml。⑤保持会阴部清洁,予0.5%碘伏会阴擦洗,每天2次;一旦会阴部污染,应随时擦洗消毒。⑥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1.3拔管时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

    1.3.1拔管困难

    1.3.1.1原因:①注水管阻塞使囊内液体抽不出。②因注液过多使气囊回缩不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