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5265
应用行为疗法干预脂肪肝的重要性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01KB,2页)。

     【摘要】目的从健康体检人群了解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易患因素及采用针对性的为行为疗法干预。方法 对在我院08年进行健康体检15730例体检者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实验室检测及B超、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检出脂肪肝380例。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肪肝的发生及患病原因与部分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饮酒、活动少、饮食习惯等行为不良有关。

    【关键词】脂肪肝易患因素行为干预

    中国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55-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虽然多数脂肪肝患者无自觉症状,在体检中才被发现,但脂肪肝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潜在杀手。对脂肪肝人群的行为干预,是提高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1易患因素

    1.1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饮酒和肥胖者易得脂肪肝;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经常家外就餐、吃夜宵,导致能量的摄入过多,引起超重、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过量食用油腻、油炸、辛辣食物;长期节食、偏食、厌食导致的营养不良,容易发生脂肪肝。

    1.2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大等过度劳累活动,长期伏案工作、以车代步,日常活动量小,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运动量少使脂肪向肝区不断堆积,使肝功能异常、肝脏脂肪堆积,出现脂肪肝。

    1.3健康知识的缺乏, 脂肪肝无特殊的表现,不容易引起重视,在体检时才会被发现。另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不够,甚至很少;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健康意识差及不注重平常的保健或保养。

    1.4饮酒的影响,肪肪肝是乙醇性肝病最常见的病理学改变之一,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大量饮酒使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为脂肪肝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加速脂肪肝的形成。

    2行为干预

    2.1传播相关防治知识,提倡健康的行为,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所致脂肪代谢失调,脂类在肝细胞内堆积的临床现象。主要原因有嗜酒、饮食过多、肥胖、高脂血症等原因有关。酒是祸首,慢性嗜酒近60%发生脂肪肝;少数会转变为肝硬化。其次是饮食过多和肥胖。脂肪肝患者轻者多无症状,重者可引起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理变化。

    2.1.1改变人们观念,进行知识讲座。由于脂肪肝的人群分布性广,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只有体检时才会被发现。因此,宣传脂肪肝相关知识非常的重要。

    2.1.1.1增强全民参与关注健康的意识 借助媒体、电台、报纸、网络的力量,开辟脂肪肝知识的专栏讲座,大力宣传脂肪肝的危害性,引起大家的关注。

    2.1.1.2脂肪肝防控知识走进社区,营造知识氛围。可利用平常义诊时间或节假日,动员社区人们学习有关健康的保健知识,在社区开展脂肪肝知识的竞赛活动。

    2.1.2个体化行为干预 ,建立求实文化。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因材施教、进行务实的脂肪肝知识的宣传。在全社会倡导一种文明、健康、和谐的健康保健意识。

    2.2调整生活方式干预

    2.2.1劳逸结合, 过度劳累可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态。调整好生物钟,劳逸结合,保持规律的生活,确保每天应有6-8小时睡眠,戒除熬夜的陋习。

    2.2.2正确认识酒对肝的伤害, 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虽然现代社会,喝酒成了一种取乐、交际手段。少量喝酒,可以起到活血作用。但多次大量饮酒,摄入的酒精量过多,肝脏无法及时进行分解代谢酒精,肝脏细胞很有可能被破坏或改变,容易发生脂肪变性,导致脂肪肝产生。如果再持续永久性损伤,则容易形成肝硬化。所以,戒酒、增强保健意识,尤为重要。

    2.2.3制订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饮食结构调整平时应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因这些食物难以消化,加重胃肠道负担,会使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内堆积,容易引起高脂血症。

    2.3饮食指导

    2.3.1控制摄入量, 对于多食、肥胖、高脂血症引起的脂肪肝应限制总热量。每日减少主食,少吃动物脂肪、内脏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限制食盐摄入;控制用油,不吃动物油,提倡用适量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2.3.2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规律进食 三餐进食要有规律,要细嚼慢咽,晚餐不能过饱,不能饭后即睡,进食速度过快及吃零食等,否则易引起肥胖导致脂肪肝。

    2.3.3戒除恶习干预 对有嗜酒习惯脂肪肝患者应在严格禁酒的基础上给予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粮。

    2.3.4对于偏食、营养不良所致的脂肪肝,在供应充足热量的同时给予高蛋白饮食,调整对饮食的认知结构。

    2.4运动疗法干预,经常参加体育煅炼进行中等量有氧运动等。如慢跑、骑自行车、爬山、打球等有氧运动都可以消除体内过多的脂肪,有意识加强体力活动,促进体能消耗,如走楼梯代替乘电梯,以步行代替坐汽车等。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人体的脂肪代谢有益。合理的持续运动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血脂效应,可以减轻体重,消除向心性肥胖,降低血压调节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运动方案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兼顾个人工作性质以及全身情况。运动“量”既不能过度,又不能太低,因为达不到一定的量,是没有效果的。运动疗法要根据个体化不同,不断调整、循序渐进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5平衡心态干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情绪 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保持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心理非常重要。在面对困难时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行为,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是战胜脂肪肝的基础。

    2.6要重视体检,定期体检。由于脂肪肝发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每年体检是发现脂肪肝的最好方法。一旦发现血脂、血压异常等,应及早实行干预,以达到防控脂肪肝发病率的目的。

    3体会

    脂肪肝虽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潜在杀手,又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对脂肪肝人群的行为干预势在必行,通过行为干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人们保健意识,对预防或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预后,同时降低与行为因素有关的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