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2009年第6期
编号:12053350
艾滋病医理玄机(3)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2009年第6期
     5.1 治疗艾滋病标本治则的确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1]。本者,阴阳也。阴阳消长,或生或杀,此乃病之本始所在。本者,为病之源,标乃所病之变。艾滋病毒为阴性湿毒,人身诸阳无不被其所伤,诸阳伤,生命之本开始动摇,正气伤之于内,诸邪所犯必矣。故艾滋病之为治,必以正气为本,以诸证为标。艾滋病的发生发展是外源性“败气湿毒”所致,标证的轻重缓急,是内虚程度不同的外象表现。同时也是邪毒盛衰的典型标志。故此,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标急则扶正以祛邪,标缓则祛邪以扶正,不急不缓,扶正与祛邪并举。

    问曰:“本文治则,前后自相矛盾”。答曰:昧者所问也。艾滋病的研究与治疗已经不是一时之事,利弊与否自有见的。标证是内虚程度的外象表现,标急表明内虚已甚,此时治标,必犯一症未平,它症又起,原则上必须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以此而达到治标之目的。实践证明:补虚扶正有激活艾滋病毒之作用,标缓则表明正气尚未大虚,此时当以祛邪为正治,误犯标缓扶正以助邪。总之,愈疾之先,必须以祛邪为首务,邪去正安,诸症自解。

    5.2 开天门,洁净腑,清毒解毒:艾滋病毒是在人身之内腐化而成,其阴寒湿气重浊腻滞,最易阻碍气机。故其为治,开天门,通调腠里,透邪外出,宣毒于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