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 20189
编号:13589064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疗法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40例,将其臨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试验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并将同期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滤过疗法,评定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缓解率为9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的700%和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病症,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9-017-01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因素引发的临床病症,致使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报告显示,慢性肾衰竭以乏力、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演变为尿毒症,危害生命健康[1]。下面,将笔者所在医院患者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旨在判定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疗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女18例,男22例,平均(502±18)岁;肾衰竭疾病史1~4年,平均(26±02)年;尿毒症疾病史1~9个月,平均(42±06)个月;并将同期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女19例,男21例,平均(503±17)岁;肾衰竭疾病史1~5年,平均(27±03)年;尿毒症疾病史1~10个月,平均(43±07)个月。两组患者的肾衰竭、尿毒症疾病史、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肾衰竭、尿毒症疾病诊断,伴有程度不同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入选前期未实施过血液透析处理,均签署知情意向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合并其他病症、听力障碍等患者于治疗前期排出本次调查。

    13方法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滤过疗法,治疗前期,适当调整各项参数,其中,超滤系数为55ml/min,透析膜的表面积为12 m2。同时,透析结束后实施稀释法,时间为4h,血浆置换液总量为200L。试验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透析膜表面积为13m2,透析时间为4h,超滤系数为400 ml/min。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1治疗效果症状消退,肾功能改善600%以上,说明疾病得以控制;症状减少,肾功能改善300%以上,說明疾病得以缓解;症状未变化,肾功能改善不足300%,或病情恶化,说明疾病治疗无效。缓解率=(控制+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2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变化情况。

    143临床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肌肉痉挛、低血压、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软件包SPSS 130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的缓解率进行分析得知,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P<005)。

    22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临床并发症比较通过对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的并发症分析得知,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4,P<005)。

    3讨论

    慢性肾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指由于肾功能的衰竭,致使其代谢潴留、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降低生活质量。报告显示,慢性肾衰竭病症分为四个类型,一旦演变至尿毒症期,将诱发心脏衰竭、肠胃出血等,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完善,血液净化技术问世,并成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2]。通过对患者实施血液净化疗法,可从根本上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限。通常来说,血液透析主要分为高通量、低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等类型 [3]。

    笔者所在医院为进一步探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本次试验,结果发现,40例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22例,缓解14例,无效4例,缓解率为900%;40例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13例,缓解15例,无效12例,缓解率为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病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从疾病治疗后的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来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对于血液透析滤过疗法,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更好地缓解患者指标,预防并发症。

    综上,给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效果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彭发林.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74

    [2]任海玲.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对比[EB/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9):1663-1664

    [3]朱秋云.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较[J].医药前沿,2015,5(12):108-109, 百拇医药(贾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