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65012
健康促进策略在某社区医院控烟中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李申生 崔红伟 施建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81KB,2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医院已经成为开展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根据《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和《上海市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长期规划》,无烟医疗机构建设和医院开展控烟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仍处在极高的水平。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吸烟率达60%.[1]。上海市卫生局“卫Ⅶ项目”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的吸烟率也同样处于较高水平。成年男性吸烟率达65%,已经成为比较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社会问题。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中,医务工作者吸烟率的下降将会带动普通人群吸烟率的下降。可见在医院推行控烟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对徐汇区2所社区医院的前期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1.8%的医务人员能经常劝说吸烟的病人戒烟,仅有21.4%的医务人员接受过帮助病人戒烟的培训,78.6%的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帮助病人戒烟的培训.[2],从中可以看出在医疗机构中控烟的健康促进干预力度亟待提高。

    1研究目的

    通过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策略,把医院开发为以健康为主导的干预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场所;营造有利于无烟医院建设的软硬环境;提高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和技能;树立医务人员新形象,带头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探索医院控烟工作可持续开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降低医务人员和就医者吸烟率,提高医务人员和就医者的戒烟率。

    2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东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者。研究方法为首先对医院职工进行控烟教育,然后通过预检台护士健康宣教、门诊医生戒烟劝导以及控烟门诊的设立,对就诊的病人及家属、朋友实施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措施,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干预效果。干预时间为2004年5月~2005年8月,共干预471人,收回干预表1 028份。所得资料经逻辑校错和手工校对后,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录入、整理,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从“知、信、行”3方面来评价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措施在医院控烟工作中的效果。首先是吸烟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情况。在实施干预前,5.4%的门诊病人认为吸烟无害,有11.6%的病人表示对吸烟是否有害健康不清楚(见表1)。而在干预后,100%的门诊病人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χ.2=26.296,P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