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
编号:13663870
四川藏区9例全心衰低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医药与保健》 20149
     全心衰指左、右两侧心脏同时或先后发生心力衰竭,又称双侧心力衰竭。老年慢性心衰重症患者大多数心功能为3-4级,病程长,病情复杂,反复发作,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预后不良[1]。心力衰竭不可逆发展,心脏射血功能降低,血流瘀滞,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脑供血不足等临床事件发生率高。老年人死亡率与血压呈 J 形关系, 低血压人群死亡率较正常人群增高[2]。

    目前,全心衰伴低血压临床治疗,护理还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南或路径。由于藏区独特的饮食,人文文化,我科对收治的9例藏区老年全心衰低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全面,全程的护理观察,指导,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全心衰低血压住院患者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9.2岁,心功能均在3-4级,均诊断为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入院评估均有明显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血压异常。皮肤有破溃5例,纳差8例,大便或小便异常9例,压疮高危9例,跌倒坠床高危9例,生活上均需要家属照顾。
, 百拇医药
    1.2 复发及诱发因素 患者均系老年患者,慢性病程,病情反复,病况复杂,危重,本次入院均有明确诱因—呼吸道感染。

    1.3 转归 9例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抗感染,合理氧疗,改善通气,纠正心功能以及强心,改善循环,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水肿,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住院时间最短16天,最长27天,平均20.6天,9例患者心衰均得以纠正,病情稳定,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入院指导 休息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3]。根据患者心功能,疾病并发症,遵医嘱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48小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合理氧疗。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不宜自行如厕,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及用力解大便后的其他伴发事件。加强皮肤护理及安全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压疮以及预防坠床、跌倒。指导患者及家属24小时陪伴。

, 百拇医药     2.2 体位 心力衰竭急性期取半坐位或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可取端坐卧位。伴随低血压的患者取平卧位、中凹卧位。观察9例处于低血压状态的患者,平时基础血压低,收缩压不高于90mmHg,舒张压不高于60mmHg,均卧床休息。这种低血压状态,伴随患者时间比较长,可能耐受,患者体位多喜斜坡卧位(15度-25度),患者体位变换,活动,以及全身血供调节,具有特殊性。其中一例在床上进餐(半坐位)后改为斜坡位休息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经及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成功,患者意识神志回复好。

    2.3 饮食 藏区人民多以糌粑酥油奶茶为主食,饮食以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为特点,无规律,餐次少。部分人群以油炸食品,面饼,手抓肉(牛肉)为主食,以高热量,高脂肪,低蛋白,低纤维素为特点,一日两餐,食物久置或变质仍食用。藏区人民多认为酥油是属于高营养食物,老年人患病后,进食酥油增多,导致不消化。藏区老年患者饮食一般并未与家庭其他成员正常饮食区分独立,水分摄入不足,饮食营养不均衡,方式,方法不合理,难以支持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故而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多以消瘦、贫血,低蛋白性水肿为主要表现。食物质硬,难以消化,常常造成腹痛,腹胀,反酸,呕心,呕吐以及便秘等。藏区老年患者饮食指导以患者进食软食或流质饮食为主,饮食特点高热量,低盐低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清淡饮食,充分保证患者水分摄入(根据病情需要,保持负平衡的患者,限制水分摄入)。指导患者不进食坚硬,油炸,难以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适量添加绿色蔬菜及水果。
, 百拇医药
    2.4 疾病护理重点 患者入院后以抢救泵衰竭为重点,根据具体情况强心利尿,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根据病危患者临床护理要求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率,尿量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要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处置或抢救。9例患者入院时指尖血氧饱和度最低69%,不高于80%,经低流量氧气吸入,均能改善,配合改善通气及抗感染相关药物治疗,氧和能够达到90%以上。

    2.5 低血压对症护理 本组患者9例入院时即存在低血压,由于患者基础血压低,消瘦,心功能差,住院补液扩容量不宜过大,患者血压上升不应过快,幅度不应过高。患者发生低血压,常常表现为供血不足相关症状。脑供血不足,患者表现为头昏头痛,长期脑供血不足则表现为意识淡漠,记忆力,智力下降等。消化系统器官供血不足,常常导致胃,肠微循环障碍,从而造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成为患者营养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的根源。藏区不当的饮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导致临床中全心衰伴随低血压状态的重症患者多伴随消化系统疾患。其他重要内脏器官供血不足,表现为尿少,便秘,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低血压患者,均取适当体位,保证重要器官血供,同时遵医嘱适当补液,为患者用药(升压药,改善循环药物)。参麦注射液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 改善循环,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5]。老年低血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后血压、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症状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6]。
, 百拇医药
    2.6 出院指导 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合理饮食,监测血压,持续长期家庭氧疗,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并发症。患者低血压状态经治疗,5例纠正,收缩压均可维持在100mmHg水平;4例仍处于低血压状态,伴或不伴头昏头痛,可能耐受,对患者基本生活有轻微限制。

    3 讨论

    全心衰低血压患者持续低血压水平,经临床治疗,护理可能改善。针对患者临床低血压状态,精心的护理对策是患者安全,顺利康复的保证。部分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可逆发展,泵衰竭持续进展,低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低血压状态及伴发症状可能伴随患者整个疾患过程,对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对策,科学的护理指导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蔡松.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营养状况与预后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2):164-165.
, 百拇医药
    [2] At t ila K,Haavist o M,Rajala S,et al.Blood pressure and f ive year survival in the very old[J].BMJ,1988,296:887- 889.

    [3]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

    [4] 赵月霞.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7):888-890.

    [5] 徐亚利,董建荣.参麦注射液强心效应的实验性研究[J].江西医药,1993,28(4):323- 326.

    [6] 宋宁燕,胡新华,刘蓓.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低血压32例[J].江西中医药,2006 ,37(284)., 百拇医药(陈贵儒 陈翠)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