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1
编号:13740301
急性胰腺炎患者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注入法的效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黄利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注入法的效果评价。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需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经微波炉加热肠内营养素,营养素再冷却39~42℃(多余的肠内营养素放入保温箱内保存,保存时间3小时),再用微量泵经肠内营养管注入体内。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间断注入经温开水冲泡好的肠内营养素方法。对比观察患者腹痛、腹胀、腹泻情况及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注入肠内营养粉后在腹痛、腹胀、腹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腹胀、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炉加热肠内营养粉液冷却至39~42℃后,再用微量泵经肠内营养管注入体内相对于经注射器间断注入温开水冲泡的肠内营养素方式,更利于AP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且病人病程短,住院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微波炉;微量泵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37-02

    急性胰腺炎(AP)是指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对本器官自身及周围胀器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按病程及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tute pan creatitis,SAP)。急性胰腺炎患者处于高代谢,高消耗状态,蛋白质分解率高,营养支持或为必要措施。临床营养支持全胃肠外营养(TPN)曾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获得外源性营养的标准方法。近几年,随着人们不断发现胃肠外营养本身所存在的不足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人们观点正在改变,大多数学者提倡对AP患者,尤其是对SAP患者,应尽早开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EN更符合生理状态,并能维护胃肠道功能,维持内脏血流稳定及胃肠粘膜完整,减少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1]。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EN喂养方法有三种:①输液泵恒温下持续喂养法;②肠内营养泵持续注入喂养;③注射器间断注入肠内营养管喂养法。有资料显示,营养素持续注入优于间断注入。我院临床没有输液泵、恒温仪及肠内营养泵,在不增加医疗消耗的情况下,为了让营养素在一定温度(39~42℃)下匀速进入患者胃肠内,我们研究小组考虑经微波炉加热营养素后,在室温下冷却至39~42℃(多余的肠内营养素将放入保温瓶内保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