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1
编号:13740456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62例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梁志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共62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在针对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加以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对照组在针对原发病用药基础上仅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共22例,好转共7例,无效共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共15例,好转共8例,无效共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均完成治疗。结论:采取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胺碘酮;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16-01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治疗的重点与难点之一。目前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有效率普遍偏低,且随着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与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与日俱增[1]。胺碘酮是较为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其治疗远期副反应多,院外治疗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本文就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探索安全的、有效的给药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共62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40岁至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0±4.0)岁。其中频发房性早搏共12例,频发室性早搏共17例,房颤共11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共1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共6例,交界性早搏共4例。随机将62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男性1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3.0±5.0)岁,对照组31例,男性1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5.0±4.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型等各项资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