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20131
编号:13740434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韦爱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干预治疗,对照组随访及家庭指导未做干预。两组患儿的随访及智力测定由专人进行。结果:经过5个疗程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0,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4,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实施早期干预能有效地改善预后,降低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脑性瘫痪;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96-01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患儿在出生前后脑部受到损伤,出现非进行性、持续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并伴有多种并发症的脑部疾患。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妨碍患儿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娱乐。由于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和脑发育同步的,因此,为了不错过发育的最佳时期,脑瘫康复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及护理[1]。本组就本院收治入院的66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共收治入院小儿脑瘫患儿6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6例,女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儿年龄3个月-1岁,平均年龄0.6±0.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临床表现,病因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药物疗法[3]:促进脑发育,改善肌张力,对症治疗,选用丽珠赛乐15mL 静脉滴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