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337462
髋关节置换术感染的早期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 2012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58-70岁,平均63.5岁。分别行抗炎、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无一例行假体取出术。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14-21天。结果 全部保留内固定物成功。5例患者随访个6-12个月无复发征象。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可有效保留假体,以杜绝因假体取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感染;手术后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现就我院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例男3例,女2例,年龄58-70岁,平均63.5岁。全髋置换2例,股骨头置换3例。5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术后一周有低热(<38.0゜)原手术切口无红、肿、热,无窦道形成,有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血常规及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或轻度增加,ESR20-45mm/h,CPR测定20-100mg/L。X线提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明显松动。局部穿刺均为淡红色血性液体,无明显脓性液体。穿刺液细菌培养,培养时间要求7d以上,3例为表皮葡萄球菌,3例培养阴性,药敏试验都对青霉素耐药,对头孢类部分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手术治疗,行清创、切开清理、置双管持续冲洗引流,保留假体,术后患髋制动,静脉联合应用抗生素14-21d。代引出液连续3d澄清后拔出进水管,保留负压吸引3-5d后予以拔出。在症状、体征消失,ESR、CPR检查3次正常后。可停止静脉应用抗生素。改为口服抗生素4-8周。5例感染全部得到有效控制。

    3 结 果

    本组病例全部保留内固定物成功。所有患者疼痛消失,切口甲级愈合,4字试验阴性、ESR、CPR降至正常。5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均无复发征象。

    4 讨 论

    4.1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原因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多数可能由术中带入所至。本组病例中有一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出现感冒症状,术后一周出现髋部活动疼痛,全身体温37.0゜-38.0゜,手术切口无明显红肿,皮温不高,4字试验阳性,局部穿刺有较稠脓性液体,因此血源性感染也不失为感染来源之一。
, 百拇医药
    4.2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起病缓慢而隐匿,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多数患者被认为术后正常反应而延误治疗。从本组病例我们总结此类感染的早期特征:①红、肿、热、痛局部临床表现多不典型。②全身症状不明显,血常规及中性粒细胞正常范围或轻度增高。③ESR、CPR检查结果阳性,持续升高更有临床价值。④4字试验阳性。⑤因髋关节腔较深或未穿刺至病变部位,局部穿刺多不能穿刺出脓性液体,故早期诊断意义不高。⑥术后体温持续低热,峰值多有规则,清晨体温仍低热。⑦X线早期表现不典型,少数有骨膜反应。凡是具有类似症状的病例,而又难以用其它并发症解释时,一定要详细观察、高度警惕。给予必要辅助检查,且定期复查,严防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4.3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体会 我们体会是: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控制炎症扩散,而且能有效保留假体,成功杜绝因假体取出而造成严重后果。②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早期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尽可能保留假体,行病灶彻底清除(包括髋关节囊壁及假体周围炎性组织)后关闭切口,抗生素静滴及持续灌洗引流,大多可以治愈。③术后患肢严格制动,以控制炎症,同时避免因活动过早,而造成髋关节脱位。, 百拇医药(安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