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27710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85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农雁南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将2012年1月至12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最为研究组,与作为对照组的90例非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腹泻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个月-2岁之间的患儿发病率高于<6个月和>2岁的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81.17%,16.47%,2.35%;研究组中酸中毒和发生CK-MB升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秋季腹泻病在6个月-2岁小儿发病率较高,易致心肌酶增高及酸中毒,针对此病的临床治疗可以依据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特点而进行。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秋季腹泻;临床分析

    轮状病毒(RV)作为小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具有多种传播途径,但主要以粪口途径为主,少数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呼吸道进行感染[1]。潜伏期为1到3天,通常发病急,并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相继出现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为了深入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本文回归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85例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就诊的175例治急性腹泻患儿,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以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