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04715
肝气郁结中医的辨证施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 2012年第3期
     [摘要] 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肝气郁结中医的辨证施治,希望对临床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肝气郁结;中医;辨证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08-02

    引言

    肝气郁结是中医名词。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1 辨证治疗方法-脾胃病重在调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