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09年第22期
编号:11851201
“蚁族”生存扫描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5日 《人人健康》 2009年第22期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平均年龄为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主要聚居于人均居住面积不10平方米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的出租房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个聚居区域——“聚居村”。聚居村住宿条件简陋,无照经营的小餐馆、小发廊、小作坊、小诊所、小网吧、成人用品店和低档娱乐场所等各类经营门店大量集中且无序增加,入室盗窃、抢劫斗殴等刑事案件频发,生活状态堪忧。“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惠顾这一群体,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多令人堪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

    奋斗在太原

    在太原奋斗的“蚁族”与其他中型城市的“蚁族”一样,普遍扎根在城中村,那里房租200元到300元左右,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聚集于此。

    山西大学附近,有三个村子是很受“蚁族”青睐的,即许西、北张和坞城村,而这里的蚁族群体大部分为山西大学、财经大学和附近的几所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地级县市,毕业后不愿返回家乡,选择留在省城太原,希望通过努力奋斗,在太原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而除了以上三个城中村外,还有很多。如千峰路上理工大学附近的移村、瓦窑、前北屯、后北屯等地,这些城中村基本也是以学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笔者在北张村采访时遇到了高中同学李军,一晃五年不见,正值中午,便相约走进村内一家面食馆,点了几个小菜,边吃边聊。原来,李军2005年从省内一所大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便孤身来到太原闯荡,一直从事销售类工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