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生活》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887184
本期话题:留学生眼中的中国美食(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食品与生活》 2010年第4期
     我的留学生食事

    文‖朱希祥

    我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学院,接触较多的是各国留学生。我们学院被称为“小联合国”,每到课间休息,教室走廊便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妙世界。他们中除一般的学生外,还有一些是公司职员、老板和随先生来上海的太太。文化多元,经历各异。

    五年前,我们中国学生的饭厅基本是没有外国留学生来用餐的。大部分留学生都到外面的各种饭馆用餐,因为学校没有国外的快餐式特色饭菜。学校附近的一些商贩,不知从哪里搞来一些韩国和日本的饭菜,用盒饭卖给留学生。那时的中餐时分,经常可以看到日韩学生端着一次性使用的饭盒在教室或走廊、校园道路边简易用餐;欧美的一些学生则拿着面包、香肠、咖啡等,随意地坐在路边、草坪上、楼梯上解决午餐。我们觉得这样用餐有点不卫生、不文明,他们却表现得很自然,并乐此不疲。

    不久,因韩国学生数量增多,学校将中国学生的餐厅一分为二,二层辟为韩式料理,一层仍为中国学生餐厅。这时,留学生进中国学生餐厅的人数开始增多了,从原先零零落落的几位,发展到不间断地,甚至成小群地到中国学生的餐厅吃午饭。

    我在与他们吃饭时偶遇间问起他们的这一变化原因。他们说,原先以为中国饭菜不好吃,太贵、太咸、太油,不卫生、不干净,但真正尝试后,觉得不完全是这样的,我们爱吃的饭菜,他们也能接受了。一些菜肴和点心、面食还很好吃。这样大家口口相传、纷纷实践后,中国的学生餐厅自然就多了许多洋面孔。

    这学期我的学生中有一位韩国公司的老板,一到课间休息,他就拿出一些食物来补充。除了喝韩国的高丽参饮料外(他说是有9年以上根龄的高丽参制作的,一般我们外面买的是只有一两年根龄的低级参),他拿的最多的还是我国的山芋,他说,中国山芋太好吃了,百吃不厌,每次还要分几块给同学和我一起享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