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09年第10期
编号:12050692
故宫屋檐下的青花丽影(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东方养生》 2009年第10期
     都,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青花瓷已经成为了瓷器生产的主流。

    如果从唐代出现青花萌芽就开始算起的话,中国的青花瓷已经经过了千余年的发展。然而,在这千余年之中,即使是在具有高科技生产条件的今天,所出的青花瓷器。就造型、纹饰、胎釉等方面的综合指数来说,远远没有达到永宣青花瓷器的高度,就是最好的雍正青花也没有超过永宣。

    究其原因,首先,这一时期所用的钴料。亦即人们常说的苏麻离青,据考证,是从苏门达腊群岛进口的。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国的黄金、白银、丝绸和瓷器等运到国外去,然后再换回一些当地的特产。苏麻离青就是郑和的帆船在爪哇岛驻留,等待季风来返航临时带回的青料。这种青料,钴是主要成分,同时还含有很高的锰及适量的铁,烧出的青花晶莹剔透,非常漂亮,是后世用化学颜料无论如何也勾兑不出来的。宣德之后。经正统皇帝的闭海政策之后,这种青料就没有再进口。后世的人们为寻找这种青料也曾在苏门达腊群岛寻觅多次,均无所获。

    其次,永宣时期覆盖在瓷胎上的透明釉非常厚,业内叫它蜜淋釉。就是说它淋在瓷器上就像蜂蜜淋上去的感觉一样。光亮浓稠还具有透明度。这样一种浓稠的厚釉与很薄的釉覆盖在瓷器上,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永宣之后,经过正统、景泰、天顺的三朝的空白期,这种亮透的厚釉就失传了。

    永宣瓷器的辉煌最重要的原因不单是技术层面的,而是经济方面的,永宣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非同寻常,别的不说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