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09年第2期
编号:12058091
从县委副书记到瓷塑大家(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东方养生》 2009年第2期
从县委副书记到瓷塑大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让德化陶瓷变得更加完美,走得更加遥远,无论是做县委副书记,还是艺术大师,都是邱双炯不懈的追求。

    在德化,邱老绝对是一知名人物,不仅在陶瓷界闻名,在整个县城都家喻户晓。这是由于邱老他不仅是一位瓷塑大家,在退休前,还是德化县委副书记,并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德化的水电事业。他在任期间推广的以电代柴烧瓷新技术,不仅促进了陶瓷业的迅速发展,还有效地保护了德化的自然环境。

    瓷窑里“抢”出的青山

    德化虽是一千年陶瓷古都,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瓷厂并不多,也就是两家国营陶瓷厂、七八家乡镇厂和30多家村办厂。到了1982年,也不过发展到100多家,年产值不过亿元。

    产值虽不多,可每一个瓷窑却都是一只“柴老虎”,每家瓷厂里都堆着一座座的柴山。

    与瓷厂柴山相对应的就是周边光溜溜的山头,连马尾松都被砍得只剩树梢的最后三个枝丫,成为名副其实的“马尾”松了。

    大量的柴火烧着,天空自然也是灰蒙蒙的,每天都像似被雾罩着。

    照此下去,不仅景色优美的戴云山要被烧秃了,水土环境被破坏了,陶瓷产业也一样还是上不去。

    主管工业的时任德化县委副书记邱双炯即使是现在谈及当时的情景,仍觉得十分痛心。

    “不能再烧下去了,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最重要!”

    邱双炯在进行了详细调研后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4 字符